2022-2023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四十九中九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
1.做好2022年“三農”工作,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發展?!笆刈〔话l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要求( ?。?br />①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②有利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提高了農民素質,促進全面小康的實現
④有利于鞏固脫貧成果,促進共同富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5引用:2難度:0.5 -
2.近年來,隨著中西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從沿海發達地區返鄉就業的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在增多,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好現象。這一現象“好”在( ?。?/h2>
A.表明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B.有利于我國區域協調發展 C.緩解了我國人口對資源的壓力 D.反映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組卷:206引用:118難度:0.8 -
3.袁隆平沖破傳統學術觀點“稻麥雜交無優勢”的束縛,于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雜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使水稻的單產和總產得以大幅度提高。以此為論據可以論證的觀點有( ?。?br />①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是創新精神的重要表現
②科技創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③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靠教育
④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4.新修改的商標法明文規定:要加強商標專用權保護,規范商標申請和使用行為,禁止搶注他人商標。這一規定( ?。?br />①為每個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
②有助于保護商標所有者的知識產權
③有助于社會的創新,激勵人們的創新精神
④有助于保護商標所有者的合法財產所有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33引用:1難度:0.8 -
5.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中華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機和強大生命力,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新畫卷徐徐鋪展。下列對全過程人民民主事例分析正確的是( ?。?br />①在我國五級人大代表中,由10億多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縣鄉兩級人大代表,占到代表總數的90%以上——發展選舉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②“村(居)民議事會”“小院議事廳”等基層民主生動實踐,凝聚社會治理的最大共識——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
③十年來,已有21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會公布征求意見,收到380多萬條意見建議,促進立法工作優質高效——實行民主監督,有利于國家機關提高工作效率
④近五年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4648件議案、84028件建議做到件件有回音、有落實——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組卷:13引用:2難度:0.6 -
6.在“十四五”規劃編制過程中,開展了網民建言征集活動,廣大群眾踴躍參與,累計收到留言100多萬條,意見吸收率達21.88%。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有利于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
②有利于公民積極參與法律制定
③拓寬了民主渠道,激發了公民的參與熱情
④公民直接制定“十四五”規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0引用:5難度:0.5 -
7.全國“兩會”前夕,一些網站推出“我向總理說句話”“我給兩會捎句話”等活動。很多網民由“圍觀”到“參觀”。這( ?。?br />①說明我國公民的民主意識和參政意識增強
②是公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體現
③實現了公民直接管理國家的愿望
④說明公民可以隨心所欲行使自己的監督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18引用:4難度:0.6 -
8.某市政府部門舉行“地鐵一號線”票價聽證會,集中民智,對原方案進行調整修改,最后獲得大多數市民的認同。該做法表明我國( ?。?/h2>
A.引導公民決定政府工作 B.鼓勵公民參與民主決策 C.每個公民都享有立法權 D.每個公民都可以直接決定國家大事 組卷:70引用:21難度:0.8 -
9.機器人靈巧地采摘黃瓜,無人機噴灑農藥,通過手機云端隨時了解養殖狀況……在今天的中國鄉村,一個個農業現代化場景令人驚嘆。出現這些場景的主要條件是( ?。?br />①農業科技的進步
②農村率先實現了全面小康
③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④農村傳統習俗的改變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組卷:69引用:25難度:0.7 -
10.山東省濟南市的小廣寒老電影院、老洋行、輕騎廠房等老建筑,被改為餐廳、酒店、博物館等,創造消費新活力;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在加快古城振興過程中,依托古建老宅等歷史文化遺存,吸引大批社會投資……下列主題最能概括材料內容的是( ?。?/h2>
A.共享發展惠及政治文明 B.文化價值促進經濟發展 C.改革創新催生科技力量 D.精神文明助力綠色發展 組卷:0引用:2難度:0.6 -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從此“子不教,父之過”這一傳統道德觀念上升為了法律要求,意味著家長們進入了“依法帶娃”的時代。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br />①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②公民要增強法治意識,樹立法治信仰
③法律與道德相互融合,道德就是法律
④以法治滋養道德精神,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A.①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組卷:16難度:0.7
二、材料分析題(共40分)
-
32.材料一: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華誕之際,電視劇《功勛》火遍全網。其中,在《無名英雄于敏》這一篇當中,氫彈專家于敏放棄難得的留學機會、放棄之前的聲譽,一切從0開始,一輩子隱姓埋名,甚至要對家人都嚴格保密,舍小家,為大家。江蘇衛視《閱讀?閱美》中,兩彈一星工程的親歷者王鵬老人講述了他自己的故事——駐守羅布泊19年,離家19年家人去世也無法趕赴現場,只能寫下一封永遠無法寄出的家書……
(1)材料一中的兩個場景蘊藏著哪些共同的美德。
材料二:在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上,“世界風”遇上“中國韻”。丹麥剪紙與中國剪紙形成對比,北歐神話與中國傳說交相輝映。丹麥藝術家比特?維樂的作品《七個龍蛋》有著繁復的剪輯和精密的構圖,生命之樹、飛鳥、魚、貓頭鷹等意象點綴期間。高密剪紙傳承人李金波創作的《八仙過?!?,則將傳統手工藝和數字化體驗相結合,令神話人物呈現新樣態。
(2)從材料二中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看我國加強文化建設的途徑,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材料三:“最火熱的脫貧實踐”書寫了“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脫貧故事一】
山西省渾源縣發揚地域優勢,打造以恒山為帶動的鄉村旅游業,帶貧4600戶;踐行“兩山”理念,實現了從“靠山吃山”到“靠山養山”的轉變;聘請專家指導,打造以光伏為主的新興能源產業,使得315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脫貧故事二】
大批黨員干部扎根一線,“哪里有貧困戶、哪里就有黨員”。陜西平利縣金沙河村的村民在王青山書記的帶領下,憑著“寧愿苦干,也不愿苦熬”的堅韌,大力發展中藥材、核桃等脫貧產業。2020年,該村已整體脫貧。
(3)材料三的兩則脫貧故事中,有哪些脫貧實踐值得借鑒?組卷:2引用:2難度:0.4 -
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2年12月7日,應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利雅得。習近平乘坐的專機進入沙特領空后,沙特空軍4架戰機升空護航。專機進入利雅得上空后,6架“沙特之鷹”禮賓護衛機隨行伴飛。習近平乘專機抵達利雅得哈立德國王機場時,機場鳴放21響禮炮,禮賓護衛機在空中拉出象征中國國旗的紅黃兩色彩帶,沙特以最高禮遇歡迎習近平主席到訪。
(1)材料一中現象的出現意味著什么?
材料二:
數據(一)2013年以來,中國已為阿拉伯國家培訓各類人才2.5萬,向阿拉伯國家提供約1.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派出醫療隊80批次,醫療隊員近1700人次。
數據(二)截至2022年10月,已有4個阿拉伯國家宣布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15個阿拉伯國家在當地開設中文院系,13個阿拉伯國家建有20所孔子學院、2個獨立孔子課堂。
(2)窺一斑而見全豹,依據材料二中的兩組數據分別概括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發揮的作用。
材料三:中華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交相輝映,創造了不同文明美美與共、包容互鑒的佳話。中國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傳入阿拉伯地區,促進了阿拉伯文化技術發展進步。阿拉伯的天文、歷法、醫藥、數學傳播到中國,豐富了中國在這些領域的成就。阿拉伯風格的建筑、服飾、繪畫等也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
(3)綜合理解材料三的內容,以“世界文明”為主題,概括一個結論。組卷:13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