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練習試卷(2)
發布:2024/8/20 1:0:1
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2分,共50分)
-
1.調查顯示,現階段中學生的壓力普遍存在,絕大部分學生能感受到學習上的壓力,其中一半以上學生表示壓力大。下列關于學習壓力和學習成績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A.緩解學習壓力的有效方法是明確學習的意義,培養學習的興趣 B.沒有學習壓力學習成績一定好 C.適度的學習壓力能提高學習成績 D.學習生活中有壓力是正常的 組卷:17引用:2難度:0.9 -
2.“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從認識自我的角度看,這句話形象地說明( )
A.人是發展變化的,要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 B.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要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 C.認識自我是很困難的,對自己難以形成正確評價 D.人的優點和不足是天生的,無需后天努力 組卷:83引用:17難度:0.9 -
3.小王晚修后騎車回家不慎摔傷,他傷心難過。過了一會兒,他強打起精神來,對自己說:“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扶起自行車,一拐一拐地騎回家去。小王調節情緒的方法是( )
A.轉移注意力 B.合理宣泄 C.改變認知評價 D.放松訓練 組卷:91引用:8難度:0.6 -
4.近年來,少數中國人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被國內外媒體曝光。對此,你想對這些人說( )
A.在國內可以不拘小節,出國要注意文明禮貌 B.在做不文明的事之前,要注意周圍是否有記者 C.文明禮貌不僅體現個人修養,而且關系國家尊嚴和形象 D.其他人也有不文明行為,不必太在意 組卷:28引用:28難度:0.7 -
5.七年級的小浩說:“我越來越不想和父母說話了,他們太嘮叨了,還把我當三歲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要過問,弄得我很不自在。是父母不對,還是我錯了?”下面對小浩的想法認識不合理的是( )
A.是青春期自我意識增強的一種表現 B.是青少年心理變化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可以構成他向前發展的動力 C.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父母就應該采取各種方式關心自己的孩子 D.應通過各種方式調控好這種心理矛盾,否則會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6.近期,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大量網民為之沉迷,這些抖音用戶中,未成年人占比接近50%,他們對抖音的沉迷程度尤為嚴重。本應用于學習和思考的時間在無限刷屏狀態下被消耗殆盡,不學習、不思考、娛樂至上、享樂主義這種消極狀態成為未成年人的日常。這警示我們青少年要( )
①明辨是非,正確對待社會流行
②提高自控能力,抵制不良誘惑
③防微杜漸,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④遠離互聯網,能避免不良影響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組卷:0引用:4難度:0.7 -
7.五年一次評選的全國勞模,每年一次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既有高科技人員,也有工人、農民、清潔工。這說明( )
①勞動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②只有勞動模范才值得人們尊敬
③只要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勞動者都會受到應有的尊重
④勞動者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20引用:3難度:0.7 -
8.“放進一滴紅顏料,可以染紅一杯清水”這說明( )
A.提倡張揚個性 B.集體榮譽是集體的事,與每個個體無關 C.自覺維護集體榮譽的重要性 D.我們不應該往杯中放紅顏料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9.自由作為一種人生價值和社會理想越來越被賦予神圣崇高的意義,這凸顯了人類對自由的向往與追求。人類之所以向往和追求自由,是因為擁有自由( )
①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
②能激發人的活力
③有利于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繁榮
④就可以為所欲為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10.下列四組圖,對概念間的關系表述錯誤的是( )
A. B. C. D. 組卷:5引用:1難度:0.7
二、簡答題
-
29.某校九年級(1)班開展“增強法治意識,提升法治素養”主題實踐活動,請你加入其中。
【賞析法治名言】
第一小組通過上網搜索,查閱報刊等途徑,搜集法治名言俗語。序號 名言俗語 基本要求 ①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俗訓 ② 法立,有犯而必施——唐?王勃 ③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明?張居正
第二小組組織觀看了微視頻《法治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鏗鏘足音回響耳邊。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
——習近平【堅持與法同行】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為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法制意識,教育部決定從2016年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1)上表各名言俗語直接體現依法治國基本要求的哪一方面?
(2)總書記這句話體現了我國依法治國的力量源泉和根本目的分別是什么?
(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厲行法治,厲行法治,對我們有何責任?組卷:3引用:1難度:0.4
三、分析說明題
-
30.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下列表格是九年級某學生收集的相關信息,請你運用國情國策知識對下列新聞材料進行解讀。(此題作答時不用聯系材料)
信息 國情國策知識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改革發展的高度重視,充分彰顯了教育“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重要地位。 (1) 2019年8月23日。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在北京舉辦2019“慶豐收、消費季”和農民手機技能培訓啟動儀式。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震強調,要堅持讓利農民、惠及農民、同慶豐收、共享豐收,用信息化手段助力產銷對接,讓農產品“賣得出,賣得好,賣出好價錢”。 (2) 在抗擊疫情的防疫戰中,各類新興科技力量正在疫情中承擔起新的角色。無人機、智能機器人、AI智能測溫廣泛應用,北斗導航指揮火神山建設,百度地圖慧眼通過數據定向確定了人員流出的方向……疫情抗擊過程,使我們深刻感受科技創新的力量和魅力。一方面,疫情加速了線上業態的爆發,在線教育、娛樂和遠程辦公系統的用戶和需求大增,最大限度的實現了停工不停產,停課不停學;另一方面,疫情也使創新能力不足、運營能力差的產業搖搖欲墜,倒逼部分行業加速轉型升級。 (3) 組卷:3引用:1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