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恒大中學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22 16:30:2
一、單選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在葡萄酒制作過程中,下列哪項操作會引起發酵液受污染使發酵失敗( )
A.葡萄先去除枝梗,再沖洗多次 B.發酵瓶先清洗,再用70%的酒精擦拭后晾干 C.榨汁機進行清洗并晾干 D.每次排氣時,只需擰松瓶蓋,不能將蓋完全揭開 組卷:10引用:6難度:0.6 -
2.小李嘗試制作果酒,他將葡萄汁放入已滅菌的發酵裝置中進行試驗(如圖),恰當的做法是( ?。?/h2>
A.加入適量的酵母菌 B.一直打開閥b通氣 C.一直關緊閥a、閥b D.把發酵裝置放到4℃冰箱中進行實驗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3.山東盛產蘋果,濟南果品研究院提出了一個制造蘋果醋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蘋果→清洗→破碎→榨汁→加熱到85℃→冷卻→酶解→過濾→滅菌→酒化→調整成分→醋化→配兌→滅菌→成品A.酶解過程加入果膠酶和纖維素酶等,可將大分子水解為小分子方便微生物發酵 B.因高溫滅菌不會破壞酒精的分子結構,所以滅菌和酒化兩步可以做順序的調整 C.酒化過程中為保證酵母菌活性,應持續通入無菌的新鮮空氣并攪拌 D.醋酸桿菌經內質網、高爾基體加工的酶會在醋化過程中起催化作用 組卷:21引用:4難度:0.7 -
4.近年來有“荔枝一顆酒駕”的傳言,意思是說吃一顆荔枝就相當于喝了酒,說明荔枝中含酒精,下列關于“荔枝一顆酒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荔枝上的發酵微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B.密封運輸和荔枝殼為荔枝果肉發酵提供了條件 C.荔枝中的酒精主要來源于總反應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酶D.人咀嚼荔枝利用了荔枝酒精發酵過程所釋放的能量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5.下列關于傳統發酵技術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過程中,先通氣培養,后密封發酵 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純種發酵 C.果醋制作過程中發酵液pH逐漸降低,果酒制作過程中情況相反 D.毛霉主要通過產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纖維素酶參與腐乳發酵 組卷:487引用:56難度:0.6 -
6.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A.果醋發酵階段應封閉充氣口,防止雜菌進入 B.腌制腐乳的鹵湯中應含有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細菌的增殖 C.利用自然菌種發酵果酒時,將封有葡萄汁的發酵瓶進行高壓滅菌 D.將長滿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層加鹽,接近瓶口部分的鹽要鋪薄一些 組卷:26引用:8難度:0.7 -
7.下面為腐乳制作過程的流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豆腐上長出毛霉→加鹽腌制→加鹵湯裝瓶→密封腌制
A.毛霉為好氧型真菌,為避免缺氧,放豆腐時要留出一定縫隙 B.加鹽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變硬,同時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C.加鹵湯、密封腌制中,毛霉不斷增殖,并產生大量的酶,分解蛋白質 D.密封瓶口時,最好將瓶口通過酒精燈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 組卷:28難度:0.7 -
8.下列關于泡菜和亞硝酸鹽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橘黃色染料 B.綠色食品中不會含有亞硝酸鹽 C.鹽水倒入泡菜壇前要煮沸冷卻,防止微生物污染 D.亞硝酸鹽是強致癌物質,不能用于食品生產 組卷:15引用:8難度:0.8 -
9.下列有關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A.用到的主要微生物的異化作用類型依次是兼性厭氧型、需氧型、厭氧型、厭氧型 B.從微生物的細胞結構來看,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包括三種真核生物、一種原核生物 C.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分別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和乳酸菌 D.用到的主要微生物的生殖方式都為分裂生殖 組卷:60難度:0.6
二、填空題
-
28.在農業用地中發現一種廣泛使用的除草劑(含氮有機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長期使用可污染土壤。為修復被該除草劑污染的土壤,可按如圖程序選育能降解該除草劑的細菌(已知該除草劑在水中溶解度一定,該除草劑的培養基不透明)。
(1)制備土壤浸出液時,為避免菌體濃度過高,需將浸出液進行
(2)要從富含(或長期使用)該除草劑的土壤中分離目的菌,上述培養皿中培養基的特點是:
(3))若對活菌進行計數,常用的接種方法為
(4)培養后發現,只有很少菌落出現,大部分細菌在此培養基上不能生長的主要原因是
(5)為計數微生物的數量,一位同學在4 個平板培養基上分別接種稀釋倍數為106 的土壤樣液0.1mL,培養后菌落數分別為155、160、176、149 個,則每毫升原土壤樣液 中上述微生物數量為組卷:6引用:2難度:0.6 -
29.中學印刷試卷多數使用蠟紙,蠟紙的主要成分是棉花纖維和石油蠟。蠟紙成本低,但在自然環境由于透水性差而難以降解。某課題小組嘗試從土壤中篩選出能夠分解石油蠟 的微生物,流程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幾個地方的土壤樣品中最可能篩選出目的菌
A.農田里B.煉油廠附近C.食品加工廠附近D.化肥工廠附近
(2)培養基在配制時應該以石油蠟為唯一
(3)研究者希望通過培養皿中的分解圈來篩選分解能力最強的微生物,結果發現其中每個圈子幾乎交錯一起,還有很多菌落緊挨在一起,此時應該采取的措施
(4)有同學提出,將培養瓶中的石油蠟換為蠟紙碎屑,希望篩選出能夠同時分解油蠟和棉 花纖維的微生物,這種方法是否可行?
(5)某同學配制含瓊脂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后,對培養基和培養皿進行高壓蒸汽滅菌,當培養基溫度下降到 50℃時,在酒精燈火焰附近倒平板,待培養基冷卻至室溫,按下表 處理將處理后的培養皿置于適宜溫度下培養 2~3 天,觀察每個培養皿中的菌落特征和 數目。回答下列問題:組別 處理 A 組 打開培養皿蓋,距地面 0.3 米處暴露 15 分鐘 B 組 打開培養皿蓋,距地面 0.6 米處暴露 15 分鐘 C 組 打開培養皿蓋,距地面 0.9 米處暴露 15 分鐘 D 組 打開培養皿蓋,距地面 1.2 米處暴露 15 分鐘 E 組 不打開培養皿蓋
②“待培養基冷卻至室溫”的目的是組卷:10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