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徐州市九年級(上)第一次調研語文試卷

          發布:2024/9/5 5:0:8

          一、積累與運用。

          • 1.下列加點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加點字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9
          • 3.選詞填空,恰當的一項是(  )
            ??在人生旅途中,不時穿插崇山峻嶺般的_____,時而風吹雨打、困頓難行;時而雨過天晴,_____。總希望能夠振奮精神,克服困難,繼續奔向前程。

            組卷:21引用:1難度:0.9
          • 4.選擇句子填空,恰當的一項是(  )
            ??如果我們談到一個人,說他善良或者聰明,又談到另一個人,說他兇惡或者愚蠢,那就不對了。人好比河: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樣,可是每一條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狹窄,①_____,有的地方河身寬闊,②_____,有的地方河水清澄,有的地方河水冰涼,有的地方河水渾濁,有的地方河水暖和。

            組卷:6引用:1難度:0.9

          二、閱讀。

          • 12.非連文本閱讀。
            關于綠色環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是生存之本、發展之源,創造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長遠大計。
            【材料一】
            ??近五年我國生態修復成果圖示

            【材料二】
            ??“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這是昔日荒漠塞罕壩無比凄涼的景象;“藍天白云游,綠野無盡頭”,這是如今萬頃綠洲塞罕壩怡人的美景。塞罕壩林場幾代建設者艱苦奮斗,拼搏奉獻,創造了沙漠變綠洲的人間奇跡,被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授予“地球衛士獎”。
            ??從“一棵松”到百萬畝林海,塞罕壩人走過的是一條尊重科學、遵從規律的科學造林、護林之路。改“遮陰育苗”為“全光育苗”,改密植的造林模式為異齡、復層、混交的營林模式,改“中心靠山植苗法”為“三鍬半植苗法”,塞罕壩人恪守“適地適樹”的原則,創造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跡,為人類治理荒漠、改善生存環境提供了中國方案。
            【材料三】

            ??所以有人認為,我國目前尚在工業化中期,整體污染水平還處于高點,需要等到進入后工業化時期,治污的“拐點”才能到來,污染水平才會低于環境容量。
            【材料四】
            ??初春時節,走進贛閩交界處的江西資溪縣,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山林蒼翠、清泉潺潺的山水畫卷,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這幅美麗畫卷的背后是資溪十五年的生態堅守。某企業欲投資180億元在資溪建一大型火力發電廠,資溪婉拒了;外商想在資溪開發年創稅收近千萬元的磁鐵礦,資溪還是拒絕了……近三年來,資溪這個位于鄱陽湖流域、財政收入僅6億多元的山區小縣,婉拒了近百個工業污染項目、超過300億元的投資額。與之相對應的是另外一組數據:資溪縣森林覆蓋率達87.3%,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達36萬,全縣主要河流水質保持穩定。“我們決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道路,守住資溪的生態紅線,就是守住長江的生態紅線。”資溪縣委書記吳建華說。
            ??與資溪一樣,中國眾多縣市正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努力積累更多的生態財富,用生態紅線守護發展“綠線”,構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長城。
            (1)閱讀材料一,依據其中一項內容,說說你對圖中“斐然”一詞的理解。
            (2)閱讀材料二,材料四,分別概括兩則材料的主要內容。
            (3)閱讀材料你是否認同材料三的這種看法?請結合一、二、四則材料,簡要解說理由。
            (4)請根據內容,為綠色環保擬寫一個宣傳標語,不少于15個字。

            組卷:49引用:1難度:0.3

          三、寫作。

          • 13.請以《謝謝您》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組卷: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