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永寧中學八年級(上)第一次段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共52.0分)

          • 1.生活是一本書,需要我們精心地翻閱;生活是一幅畫,需要我們仔細地欣賞;生活是一條小溪,流淌著酸甜苦辣;生活是一段樂章,洋溢著喜怒哀樂……這告訴我們(  )

            組卷:5引用:13難度:0.7
          • 2.在社會中,我們會與父母、同學、老師、公交車司機、服務員等很多人產生各種各樣的聯系。這是因為(  )
            ①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
            ②不同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身份
            ③個人的發展決定著社會的進步
            ④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社會

            組卷:43引用:29難度:0.7
          • 3.小明在家里是父母的兒子,在學校是老師的學生,在社區是居民,在商場是消費者。這表明(  )
            ①一個人往往同時具有多重社會身份
            ②人因不同的社會關系而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社會身份與血緣關系無關
            ④每個人都是社會關系網上的一個“結點”

            組卷:17引用:7難度:0.6
          • 4.下列依據社會關系建立的基礎對社會關系進行的分類中,正確的是(  )

            組卷:17引用:12難度:0.7
          • 5.1920年10月,一位印度傳教士辛格,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叢林中發現兩個被狼哺育的女孩。當她們被領進孤兒院時,一切生活習慣都同野獸一樣,不會用雙腳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們不愿與他人接近。她們不會用手拿東西,吃起東西來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樣用舌頭舔。狼孩的例子說明了(  )

            組卷:16引用:10難度:0.8
          • 6.董明,武漢軟件工程學院教師,全國道德模范。9歲時因訓練意外不幸高位截癱。自學了從小學到高中的所有課程,還自學了英語、日語,獲得了大學文憑,考取了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并利用自己的專長義務承擔志愿者活動。她覺得自己最大的驕傲是:在受傷的這23年里,我的生命從未虛度。志愿服務的經歷,讓我明白什么是奉獻,更找到了我的人生價值。
            根據材料,回答6~8題。
            從她的話語中,我們能夠明白(  )
            ①志愿者工作可以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②只有身體殘疾,才能懂得青春的美好,珍愛自己生命
            ③融入社會傾力奉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之一
            ④沒有經歷身體的苦難,人就不會獲得足夠的精神滋養

            組卷:4引用:0難度:0.70
          • 7.董明,武漢軟件工程學院教師,全國道德模范。9歲時因訓練意外不幸高位截癱。自學了從小學到高中的所有課程,還自學了英語、日語,獲得了大學文憑,考取了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并利用自己的專長義務承擔志愿者活動。她覺得自己最大的驕傲是:在受傷的這23年里,我的生命從未虛度。志愿服務的經歷,讓我明白什么是奉獻,更找到了我的人生價值。
            根據材料,回答6~8題。
            董明雖然身體殘疾,但仍能健康成長體現人生價值,這得益于(  )
            ①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社會的關愛
            ②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③具有較好的學習能力,天資聰穎
            ④特殊的經歷讓她擁有比別人更多的鍛煉機會

            組卷:5引用:0難度:0.90
          • 8.董明,武漢軟件工程學院教師,全國道德模范。9歲時因訓練意外不幸高位截癱。自學了從小學到高中的所有課程,還自學了英語、日語,獲得了大學文憑,考取了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并利用自己的專長義務承擔志愿者活動。她覺得自己最大的驕傲是:在受傷的這23年里,我的生命從未虛度。志愿服務的經歷,讓我明白什么是奉獻,更找到了我的人生價值。
            根據材料,回答6~8題。
            除了董明事跡中的行為表現,下列哪些行為也屬于親社會行為(  )

            組卷:3引用:0難度:0.70
          • 9.青少年應該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成親社會行為。樂樂的以下行為中,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
            ①樂樂主動加入了“歡送抗洪英雄”隊伍
            ②為創建文明社區,樂樂光榮地成為一名“社區文明創建”宣傳員
            ③樂樂在爸爸的指導下學會了游泳
            ④樂樂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敬老孝親社會實踐活動

            組卷:2引用:3難度:0.6
          • 10.今年新通過的《民法總則》增加了這樣的條款:見義勇為者在救人時受到損害,可以得到補償;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除有重大損失外,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樣的規定,有助于(  )
            ①弘揚真善美的行為
            ②培養人們的親社會行為
            ③依法維護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
            ④身處危難之中的人們得到及時救助

            組卷:376引用:41難度:0.7

          四、分析說明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6.0分)

          • 31.正確享受網絡生活。
            材料一:2019年是互聯網誕生的50周年,也是互聯網進入中國的25周年。中國第一代互聯網人張朝陽感觸頗深:“從1994年到今天,互聯網已經像空氣和水一樣無處不在。互聯網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帶來重要的改變,一個是信息側的發展,另一個是電子商務的興起。互聯網經濟真正得到了實現,這也是中國經濟重要的驅動力。”
            材料二:如今,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上網及發布、交流信息已成廣大市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內容。然而,有些網民卻不顧事實,發布、傳播謠言,最終受到處罰;有的人沉迷于網絡,不思進取,荒廢了學習和工作;還有的人輕信網上的一些信息,致使自己上當受騙……網絡是把雙刃劍,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了一個人。
            (1)結合材料一,分析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哪些積極影響。
            (2)聯系材料二,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合理利用網絡。

            組卷:3引用:2難度:0.8
          • 32.曾幾何時,“中國式過馬路”司空見慣;而如今,“禮讓斑馬線”成為文明出行的一種新常態。

            關于“禮讓斑馬線”,下面是兩位同學的不同看法:
            (1)請結合兩位同學的觀點,談談你對規則與自由兩者關系的認識。
            (2)讓禮讓斑馬線成為一種自覺。我們應如何遵守和維護規則?

            組卷:2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