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版(2019)必修2《6.4 協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2023年同步練習卷(6)

          發布:2024/7/20 8:0:8

          一、選擇題

          • 1.鼠尾草的雄蕊高度特化,成為活動的杠桿系統,并與蜜蜂的大小相適應。當蜜蜂前來采蜜時,根據杠桿原理,上部的長臂向下彎曲,使頂端的花藥接觸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無法推斷出(  )

            組卷:3引用:4難度:0.8
          • 2.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3引用:8難度:0.7
          • 3.關于協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4.下列與生物進化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引用:2難度:0.7

          二、解答題

          • 13.達爾文發現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的不同島嶼上生活著15種龜類(簡稱島龜),它們形態各異,食性和棲息場所也各不相同,但它們都保留著南美大陸西海岸陸地龜類的痕跡(簡稱大陸龜),研究發現這15種島龜就是由大陸龜進化而來的。圖1是描述島龜演化的模型,請分析回答:

            (1)大陸龜剛開始分布到甲、乙兩島時,島嶼之間遼闊的海洋相當于
             
            隔離;每個島上的環境都不同,所以
             
            的方向也不同,導致進化方向產生差異。
            (2)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
             
            。經過長期進化,分布在不同海島上的島龜的基因庫發生很大的差異,最終建立
             
            隔離,標志著兩個新物種島龜1和島龜2的形成。
            (3)島龜腳趾的連趾(ww)和分趾(WW、Ww)是一對相對性狀,若人為的將島龜1遷入乙島,追蹤調查50年間W和w的基因頻率變化如圖2,則乙島上的島龜1是否發生了進化
             
            (填“是或否”),說明上述性狀中
             
            更適應乙島的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遷入到乙島的島龜1,
             
            (填“能或不能”)與島龜2恢復為同一個物種。

            組卷:12引用:3難度:0.5
          • 14.綜合大熊貓化石及現存種類生活習性和生活環境等多方面的研究,傳統的觀點認為大熊貓的瀕危是進化歷程的必然。最新群體遺傳學的研究表明,現存大熊貓并未走到進化歷史的盡頭,仍然具有進化潛力。請依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觀點和內容及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一個大熊貓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的全部基因,是這個種群的
             

            (2)在對某一種群進行調查時,發現基因型為DD和dd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5%和75%(各種基因型個體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對同一種群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基因型為DD和dd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分別為5%和65%,在這一年中,該種群是否發生了進化?
             
            ,理由是
             

            (3)依據現代進化理論,
             
            是進化的基本單位,
             
            決定進化的方向。
            (4)熊貓和其獵物因捕食關系在進化上密切相關,共同進化。共同進化是指
             
            之間、
             
            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

            組卷:0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