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2《6.4 協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2023年同步練習卷(6)
發布:2024/7/20 8:0:8
一、選擇題
-
1.鼠尾草的雄蕊高度特化,成為活動的杠桿系統,并與蜜蜂的大小相適應。當蜜蜂前來采蜜時,根據杠桿原理,上部的長臂向下彎曲,使頂端的花藥接觸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無法推斷出( )
A.雄蕊高度特化的鼠尾草將自身的遺傳物質傳遞給后代的概率更高 B.鼠尾草屬于自花傳粉植物 C.鼠尾草雄蕊的形態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鼠尾草花的某些形態特征與傳粉昆蟲的某些形態特征相適應,屬于協同進化 組卷:3引用:4難度:0.8 -
2.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有性生殖的出現實現了基因重組,明顯加快了生物進化的速度 B.無論是自然選擇還是人工選擇,都能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C.古老地層中沒有復雜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層中可能有簡單生物的化石 D.共同進化的生物之間不存在地理隔離,因此共同進化不能形成新的物種 組卷:13引用:8難度:0.7 -
3.關于協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自然界任何一個物種,都不是單獨進化的 B.捕食者的存在對被捕食者并非有害無益,捕食者在客觀上起到了促進被捕食者種群發展的作用 C.不同種物之間及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均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與發展,并通過漫長進化過程形成基因、物種及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D.在生物進化歷程中,物種的大爆發及某些物種的滅絕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及生物間的協同進化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4.下列與生物進化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物多樣性的形成過程也就是新的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 B.自然選擇作用于個體的表型,所以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C.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生存斗爭,對生物進化是不利的 D.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形成的四倍體西瓜與原來的二倍體西瓜屬于兩個不同的物種 組卷:1引用:2難度:0.7
二、解答題
-
13.達爾文發現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的不同島嶼上生活著15種龜類(簡稱島龜),它們形態各異,食性和棲息場所也各不相同,但它們都保留著南美大陸西海岸陸地龜類的痕跡(簡稱大陸龜),研究發現這15種島龜就是由大陸龜進化而來的。圖1是描述島龜演化的模型,請分析回答:
(1)大陸龜剛開始分布到甲、乙兩島時,島嶼之間遼闊的海洋相當于
(2)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
(3)島龜腳趾的連趾(ww)和分趾(WW、Ww)是一對相對性狀,若人為的將島龜1遷入乙島,追蹤調查50年間W和w的基因頻率變化如圖2,則乙島上的島龜1是否發生了進化組卷:12引用:3難度:0.5 -
14.綜合大熊貓化石及現存種類生活習性和生活環境等多方面的研究,傳統的觀點認為大熊貓的瀕危是進化歷程的必然。最新群體遺傳學的研究表明,現存大熊貓并未走到進化歷史的盡頭,仍然具有進化潛力。請依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觀點和內容及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一個大熊貓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的全部基因,是這個種群的
(2)在對某一種群進行調查時,發現基因型為DD和dd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5%和75%(各種基因型個體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對同一種群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基因型為DD和dd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分別為5%和65%,在這一年中,該種群是否發生了進化?
(3)依據現代進化理論,
(4)熊貓和其獵物因捕食關系在進化上密切相關,共同進化。共同進化是指組卷:0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