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山西省臨汾市侯馬市、襄汾縣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讀?書。
-
1.中國書法歷經演變而產生不同的字體,如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請賞讀下面這幅書法作品,并用楷體將下聯正確、規范地書寫在田字格內。
組卷:14引用:2難度:0.4 -
2.徜徉在經典詩文的畫廊中,目之所及,美無處不在。讀下面語段,將空缺處的古詩文原句書寫在橫線上。
(1)美源于自然:《蒹葭》詩中有“
(2)美長駐心間:《關雎》中的君子“求之不得,
(3)美跨越時空: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從“組卷:4引用:2難度:0.8
二、讀?思。
-
3.下列詞語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歸省(shěng) 勇躍 戛然而止 龜裂(jūn) B.驀然(mù) 緘默 消聲匿跡 悄愴(qiǎo) C.腦畔(pàn) 帷墓 哀草連天 霧靄(ǎi) D.冗雜(rǒng) 連翹 風雪載途 亢奮(kàng) 組卷:1引用:2難度:0.5 -
4.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登滕王閣,遠眺西山疊翠南浦云飛,俯視贛水浩浩漁舟往來,令人嘆為觀止。 B.春天的勞動湖草長鶯飛,漫步在勞動湖畔,你一定會被這美麗的景色深深吸引。 C.雖然這道題難度比較大,但經過張老師耐心講解,同學們最終還是大徹大悟了。 D.重讀了小學時的日記,童年往事,歷歷在目,我好像回到了從前。 組卷:9引用:2難度:0.5 -
5.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玲拖著沉重的腳步迅速地走進教室。(把“迅速地”改成“輕盈地”) B.昨天上午,全校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兩個學校領導正在檢查我校高效課堂的學習情況。(把“個”改為“位”) C.能不能發揚團結拼搏的精神,是這次比賽取得優異成績的重要原因。(把“能不能”改成“能”) D.水仙在中國規模化種植至少有約五百年的歷史了,并且自成一派,演化出了自己的特點。(把“約”刪去) 組卷:22引用:2難度:0.5
三、讀?寫。
-
16.欣賞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題。
與母親相守50天??①因為武漢封城,莉君已經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②莉君與母親都是能干且脾氣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學是:我的地盤我做主。因此,往年春節,莉君回娘家過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極限。她40多歲了,可一回娘家,一定會被母親當成14歲的小姑娘管著。
??③早上睡個懶覺,挨管;晚上11點過了還在刷劇,挨罵;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說是富富態態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軟腰貓,要管,說是萬一閃了腰,村醫那里可只有貼上膏藥,拍個X光片還要上鎮醫院。
??④回娘家才兩天,平地一聲雷,武漢封城了。見女兒一臉的震驚和恍惚,母親脫口說:“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媽一陣子了,走不脫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說:“留在這兒嗎?跟你吵架呀!”話一出口,她就有點后悔。父親故去多年,母親從村里小學退休后,獨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曠而冷清,盼著兒孫們春節回來,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長留的理由,要忍受網絡不穩定、洗澡沒浴霸的不便。可是母親就沒有不便嗎?按母親的話說,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加上媳婦孫輩,光是坐下來吃飯,就是滿滿一桌。這一封城,兒孫們都回不去,不光要張羅吃喝,單是兒孫要用的文具、電池、拖鞋、睡衣,就夠母親忙的了。
??⑤莉君的心被愧疚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氣,說軟話是不可能的,盡量幫襯母親維持這一大家子的正常運轉,就成了莉君暗自給自己分派的任務。
??⑥每天,她幫母親將一百多斤臘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曬。母親欣慰地說:“幸虧今年沒嫌土豬肉貴,依舊腌了那么多肉,不然這會兒村鎮都封了,上哪兒買肉去。”
??⑦莉君聽了慚愧,往年,回武漢前,母親總要往車的后備廂里塞滿米油、臘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棄。
??⑧每天,莉君還幫母親侍弄小菜園。往年,母親四處張羅菜種、糞肥的時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說:“沒事干!快遞一公斤十塊錢,比青菜貴兩倍多,還要往武漢兒女家快遞蔬菜,會不會算賬啊!”母親說:“勞動不休,筋骨不銹。你爸走了,去菜園還能聽聽鳥唱,曬曬太陽,解個寂寞,你們年輕人不懂的。”這一回,菜園終于派上大用場。莉君跟著母親收菜鋤地,看見菜園里的一株野茶樹生出新芽,她憨悶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了一股清氣。她終于理解母親不愿閑在屋里,非要出門勞作的原因。
??⑨每天,母親上灶炒菜,做饅頭,蒸發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幫她燒火。母親說火軟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敗葉;母親說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將火燒得旺旺的。這樣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歲,那個唯母命是從的年紀。她覺得這也挺好,自己脫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鎧甲,母親忘記了老邁垂暮。母女倆訴說往事,對上了只有她倆知道的暗號。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親自言自語:“真是怪了,以前一個人吃飯,在電磁爐上炒兩個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燒大柴灶,這八大碗菜做下來,倒也不覺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媽,灶口暖和,比電磁小太陽還管用。要不,為何老貓都喜歡偎著灶口?”母親望了她一眼,說了平生第一句軟話:“閨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驅寒時,你就回媽這兒。媽這兒別的沒有,大灶柴火管夠。”
??⑩莉君眼眶發澀。令她眼眶發澀的還有一件小事:那天,母親上山拾柴歸來,挑出了一小截軟木,嚴正警告眾人,尤其是莉君兩個弟弟家的皮猴兒,不準動她的木頭。大家都納悶,她要用這一小截軟木干嗎。幾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禮物——母親親手雕的軟木青蛙。只見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葉中央的筋脈上,好像準備隨時騰躍而起。“37年了,我總記著欠我女兒一份情,”母親說,“小時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沒你的。你要過一個發條青蛙,我和你爹都沒滿足你……”
???莉君接過青蛙,仿佛看見母親的牽掛和叮囑,仿佛在木雕的每一線光影中流轉……
(選自《西安晚報》2020年3月20日,有刪改)(1)選文中哪些事體現了莉君母親的“能干”?
(2)選文多處運用插敘的寫法,請舉出一例并簡析其作用。
(3)某文學刊物《騰飛》設有“人間親情”“山水游蹤”“人生感悟”“古今論壇”等欄目。你準備向哪個欄目推薦本文?請分別從選材和主題的角度說明理由。(100字左右)組卷:4引用:1難度:0.6 -
17.看著小時候的照片,我發現自己和從前不一樣了;父親回來了,家里的“團圓飯”不一樣了;即將離開熟悉的校園,去往新的學校,那里的風景也定然不一樣。其實每個人都會遇到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事,不一樣的情。在不一樣的體驗中,我們一天天成長。
請從以下兩個題目中任選一個,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題目一:這一次,真的不一樣
題目二:不一樣的
寫作提示: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避開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③書寫規范,卷面整潔;④如果選擇題目二,請務必先補全題目。組卷: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