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四川省涼山州高二(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11/8 17:30: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50分。在每個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少選、多選均不得分。)

          • 1.“合掌造”(圖一)是日本(圖二中粗實線表示山地)某地的一種木造建筑物,該建筑最大的特點是屋頂厚且陡,以便適應當地的地理環境。讀東亞地區略圖(圖二)和“A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圖三),完成3~6題。

            圖中C地的植被類型是(  )

            組卷:4引用:0難度:0.50
          • 2.“合掌造”是日本(中間圖中粗實線表示山地)某地的一種木造建筑物,該建筑最大的特點是屋頂厚且陡,以便適應當地的地理環境。讀下面東亞地區略圖和“A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31~34題。

            圖中A地區冬季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3.如圖為世界某兩條大河的三角洲略圖,據此完成21-23題.
            關于甲、乙兩個三角洲自然地理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80
          • 4.讀“世界兩條大河的三角洲略圖”,完成26~28題。

            如果城市A利用當地原料發展工業,最適宜的工業部門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5.2020年4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共和國建交70周年紀念日。印度是農耕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國,也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如圖是印度半島西部局部地區簡圖。據此分析回答9~11題。
            印度的水稻單產較高,其主要社會經濟條件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80

          二、綜合題。(3個小題,共50分)

          • 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是我國的煤炭大省,被稱為“中國煤海”,長期以煤炭經濟為主。為改變現狀,山西省積極減少落后產能,增加先進產能,開發利用新能源。例如大同利用當地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電網接入條件,在植被覆蓋度相對較低的灌木林地大力發展“林光互補一體化”模式。該模式已普及大同所有的貧困村,提升了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效果。如圖為山西省煤炭分布和“林光互補一體化”模式景觀圖。

            (1)簡述山西省煤炭產業發展的優勢條件。
            (2)指出山西省長期以煤炭經濟為主可能產生的問題。
            (3)簡述大同市大力發展光伏產業的意義。

            組卷:2引用:3難度:0.5
          • 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建設作出戰略部署。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等珠三角九座城市,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具有“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區”的特點,是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灣區。港澳地區以金融、信息技術等現代服務業為主,珠三角則以生產制造為主。近年來,珠三角的化工、玩具和電子裝配等傳統工業向粵東、粵北和粵西一帶轉移,其中粵東山區M縣近十年的第一產業比重已下降超過10%。未來目標將把整個大灣區建設成世界級城市群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材料二:世界四大灣區數據對照表。
            紐約灣區 舊金山灣區 東京灣區 粵港澳灣區
            面積(萬KM2 2.15 1.79 3.68 5.60
            人口(萬人) 2340 760 4383 6671
            人均GDP(萬美元) 6.9 9.9 4.1 2.0
            第三產業占比(%) 89.4 82.8 82.3 62.2
            集裝箱吞吐量(萬標箱) 466 227 766 6520
            機場旅客吞吐量(億人次) 1.30 0.71 1.12 1.76
            材料三: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位置示意圖。

            (1)與其他三大灣區相比,說明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條件。
            (2)簡析珠三角的工業轉入對M縣的城市化進程和環境質量的影響。
            (3)從建設世界級大灣區的角度,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提出合理的建議。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