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實驗中學等四校聯考高三(上)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3 17:0:3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24分)
-
1.下列有關“骨架”或“支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膜和細胞器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和蛋白質 B.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C.細胞骨架由蛋白質纖維構成,與細胞的分化、胞內運輸、信息傳遞有關 D.單糖是以碳鏈作為基本骨架,多糖也是以碳鏈作為基本骨架 組卷:36引用:6難度:0.8 -
2.染色和顯色反應是生物實驗常用的方法,下列關于染色和顯色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向2mL蘋果組織樣液中加入1mL的斐林試劑,混勻后65℃水浴加熱,溶液呈現磚紅色 B.向2mL雞蛋清中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混勻后出現紫色 C.將花生子葉制成臨時切片,直接置于光學顯微鏡下,能觀察到橘黃色脂肪顆粒 D.可用斐林試劑檢測麥芽糖能否被麥芽糖酶水解 組卷:150引用:17難度:0.5 -
3.科學家詹姆斯?羅斯曼等因發現“細胞的囊泡運輸調控機制”榮獲2013年諾貝爾獎。下列有關囊泡和囊泡運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組成囊泡膜的化學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質 B.囊泡運輸發生障礙可導致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紊亂等多種疾病 C.所有激素在合成與分泌時都需要從內質網經由囊泡運輸到高爾基體 D.mRNA從合成部位運輸到翻譯部位不需要借助囊泡運輸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4.如圖為真核細胞有氧呼吸的基本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階段A、B、C都必須在有氧的條件下進行 B.階段A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產物只有丙酮酸和ATP C.物質①為CO2,其在線粒體基質中的濃度低于在細胞質基質中的濃度 D.階段C產生的物質②中的氧原子均來自氧氣,產生ATP最多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5.甲病和乙病均為單基因遺傳病,某家族遺傳家屬系圖如圖,其中Ⅱ4不攜帶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Ⅱ1與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 14C.Ⅱ3與Ⅱ4的后代中理論上共有9種基因型和4種表現型 D.若Ⅲ7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Y,則產生異常生殖細胞的最可能是其母親 組卷:1900引用:102難度:0.7 -
6.在夏季高溫環境中,體液的大量丟失會導致嚴重的血液循環障礙,為了維持腦和心臟最基礎的氧氣供應,機體會關閉皮膚血液循環,汗液分泌隨之關閉,體溫失去體溫調節中樞的控制,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進而導致器官系統損傷,這就是熱射病。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夏季高溫時,及時補水是預防熱射病的有效措施 B.導致熱射病患者體溫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散熱不暢 C.熱射病患者的排汗量減少,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量減少 D.熱射病患者體溫過高,細胞內酶活性改變,細胞代謝紊亂 組卷:41引用:10難度:0.7 -
7.聽到上課鈴聲,同學們立刻走進教室,這一行為與神經調節有關。該過程中,其中一個神經元的結構及其在某時刻的電位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此刻①處Na+內流,②處K+外流 B.①處產生的動作電位沿神經纖維傳播時,膜電位一直穩定不變 C.②處產生的神經沖動,只能沿著神經纖維向右側傳播出去 D.若將電表的兩個電極分別置于③、④處,指針會發生偏轉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三、簡答題(共5題,每題12分)
-
20.2021年10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白皮書顯示,隨著人工繁育大熊貓數量快速優質增長,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等級從“瀕危”降為“易危”,實現野外放歸并成功融入野生種群。40年間,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從1114只增加到了1864只,這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顯著成果和成功案例。
(1)生物多樣性包括:
(2)第四次野外大熊貓的數量調查中,科學家通過采集大熊貓的糞便進行DNA檢測進行數量統計,該調查方法是依據
(3)2008年汶川大地震對汶川臥龍自然保護區造成嚴重破壞,為盡快恢復社區經濟,提高農民收入,全國各地紛紛支援當地建設,當地鄉鎮也出臺了鼓勵農民發展養殖業的優惠政策,于是不少農戶購買馬、牦牛、綿羊、黃牛等家畜散放在牧場及周邊地區。放牧行為是否會對野生大熊貓造成影響,科學家對此展開研究:
①如圖1所示,放牧家畜與野生大熊貓間的種間關系為
②如圖2所示,雖然放牧家畜與野生大熊貓的竹子取食部位上存在明顯差異性,但是放牧仍然嚴重影響了野生大熊貓的食物來源。請分析原因:
③綜合圖1、圖2可以看出,放牧家畜對當地野生大熊貓數量造成嚴重影響。為更好的保護大熊貓,針對當地居民放牧家畜行為,請你提出1點針對性的建議: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21.Cre-loxP系統能夠實現特定基因的敲除,其技術過程如圖1所示。科學家把幾種熒光蛋白基因和Cre酶能識別并切割的序列(loxP1和loxP2)串在一起,構建如圖2所示的表達載體T,在Cre酶的作用下,一部分熒光蛋白基因會被隨機地“剪掉”,而剩下的部分得以表達,這樣就可以隨機呈現不同的顏色。這種利用熒光蛋白“點亮”神經元的大腦成像技術被稱為“腦彩虹”,能幫助科學家了解大腦。
(1)loxP序列具有方向性,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決定方向的序列是
(2)構建表達載體T需要用到
(3)已知兩個loxrP1之間或兩個loxP2之間的基因,最多會被Cre酶敲除一次。研究者將Cre酶基因與病毒基因重組構建Cre病毒,然后將Cre病毒注入細胞中含一個表達載體T的轉基因小鼠A體內,出現“腦彩虹”現象,小鼠A的一個腦細胞的色彩為
(4)利用上述技術可以培育能夠在一個細胞內隨機出現兩種顏色的“腦彩虹”小鼠,請依據題目信息,簡要寫出設計思路。組卷:84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