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吉林省長春市榆樹市小區域聯考八年級(下)月考語文試卷(6月份)

          發布:2024/5/19 8:0:9

          一、積累與應用(15分)

          • 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每個中國人,都是在詩歌里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長。今天,很多人會疑惑,在現代忙碌的生活中,詩對我們究竟是一種必需品,還是一種奢侈品?我想,如果我們真的愿意相信詩意是生命中的必需品,我們也許就真的可以過得詩意盎然
                  林語堂先生說,中國的“詩歌通過對大自然的感情,醫治人們心靈的創痛”。我們誰沒有經過春來秋往的蕩?我們誰沒有經歷日月交疊的輪轉?我們誰不曾登高看水闊山長?我們誰不曾渴望逃離①____(喧囂   喧嘩),尋訪靜謐的田園?少年飛揚時,我們誰不曾向往長劍狂歌的豪俠倜?歲月跌宕時,我們誰不曾在詩酒中流連……中國人是②_____(敏捷   敏感)的、多情的,雖然我們不都是詩人,可總會在人生的某種時刻,忽然間詩情上涌;總會有那樣一個節點,我們品味人生,給心靈充電;總會有那么一個契機,我們想尋找真實的自己。
                  如果,我們愿意把自己交付給詩歌,也許可以循著美麗詩思,一路尋訪到自己的心靈。
            (于丹《重溫中國最美古詩詞》有刪改)
            (1)請從文中畫波浪線的文字中任選兩處,工整、美觀地抄寫到下面田字格中作積累。

            (2)請給文中加點字注音。
             

            ②倜
             

            (3)請根據上下文語境,從括號中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寫在橫線上。
             
            (喧囂   喧嘩)
             
            (敏捷   敏感)
            (4)中國的“詩歌通過對大自然的感情,醫治人們心靈的創痛”。下面詩句中自然景物所反映出的作者的詩情、詩思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以秋景渲染蕭索凄迷的氛圍,表達對伊人求而不得的悵惘心情。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詩人對行將分別的戀人的依戀與不舍。
            C.“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借飛鴻表現作者孤獨的心境和高潔的志趣。
            D.“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借萬物新舊交替的法則表現其樂觀的生活態度。

            組卷:23引用:3難度:0.8
          • 2.古詩文默寫。
            (1)
             
            ,白露為霜。(《詩經?蒹葭》)
            (2)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詩經?關雎》)
            (3)古詩詞常常注意色彩的恰當運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
             
             
            ”用“墨色”和“黑色”渲染出暗淡愁慘的氛圍,烘托出詩人孤苦悲涼的心境。
            (4)社會發展離不開人才。《禮記?大道之行也》中“
             
            ”一句明確指出德才兼備是人才選拔的重要標準;《馬說》中“
             
             
            ”兩句,亮出了韓愈的觀點,闡釋了他對封建社會人才和統治者關系的理解。

            組卷:8引用:4難度:0.8

          二、閱讀(45分)

          • 3.課內文言文閱讀。
            【甲】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乙】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化而鳥,其名為鵬 通計一舟,人五,為窗八《核舟記》
            B.天之蒼蒼,其正 兩岸石壁,五交輝《答謝中書書》
            C.雖有名馬 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D.之不能盡其材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桃花源記》
            (2)下列對選文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北冥有魚》首先介紹大鵬外形,然后寫大鵬的活動,最后寫大鵬飛上高空后眼中的景象,層次分明。
            B.《馬說》以“伯樂不常有”開始,中間寫食馬者的無知及其造成的惡果,最后歸結出“天下無馬”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句。
            C.《北冥有魚》“三千里”“九萬里”等詞,用語夸張,想象雄奇;《馬說》連用“不”字,言簡意賊,引人深思。
            D.《北冥有魚》的“鯤鵬”超越現實,富有浪漫色彩,影響深遠;《馬說》論說“伯樂”與“千里馬”之關系,極具現實意義。
            (3)甲乙兩文同寫動物,形象迥異。甲文中“大鵬”和乙文中的“千里馬”分別是怎么的形象?乙文中作者借寫千里馬的遭遇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組卷:10引用:3難度:0.5

          四、寫作(50分)請從下面題目中任選一題

          • 9.題目:把_______寫進青春里
            ??作文要求:
            ①表達真情實感,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②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
            ③文章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組卷:8引用:3難度:0.5
          • 10.閱讀下面材料,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當下法學專家羅翔教授曾對學生說:“這個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從馬里亞納海溝到珠穆朗瑪峰。這個世界最遠的距離是知道和做到。”
            ??作文要求:
            (1)表達真情實感。
            (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3)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
            (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600字。

            組卷:4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