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重慶一中九年級(上)開學物理試卷
發布:2024/11/4 20:0:2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24分)
-
1.下列數據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約是1.1km/h B.人體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約43℃ C.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時間約為5s D.中學生的質量約為60kg 組卷:39引用:2難度:0.8 -
2.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經常需要增大或減小壓強。如圖所示的四種實例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
A. 碾子質量很大
B. 書包帶做得很寬
C. 針頭做得很尖
D. 水果刀做得鋒利
組卷:92引用:4難度:0.6 -
3.在二十四節氣的流轉中,倒計時從“雨水”開始,到立春落定,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正式拉開大幕,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下列有關節氣的諺語分析正確的是( )
A.“白露種高山,寒露種河邊”,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B.“伏天三場雨,薄地長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滿倉”,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小寒凍土,大寒凍河”,河水結冰是熔化現象 組卷:356引用:8難度:0.9 -
4.關于下列如圖實驗裝置,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甲中拉動物塊A,此時彈簧測力計有示數,則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為水平向左 B.圖乙裝置中利用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這屬于轉換法 C.利用圖丙潛水艇模型探究得到,潛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過改變自重實現的 D.將圖丁裝置從地面拿到高山上,玻璃管中水銀液柱上升 組卷:94引用:4難度:0.6 -
5.2020年2月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某物流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配送機器人投入使用,如圖所示,進一步實現無接觸配送。下列關于智能機器人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載有物資的機器人受到的自身重力和水平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 B.載有物資的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水平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機器人不能瞬間制動,是因為受到了慣性的作用 D.機器人的輪子上刻有粗糙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 組卷:67引用:3難度:0.5 -
6.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提升所受重力為900N的物體A,繩子自由端在拉力F作用下豎直向上勻速移動了12m,用時40s,滑輪組的額外功是400J。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動滑輪所受的重力為100N B.物體A上升的速度是0.3m/s C.拉力F的功率是120W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90% 組卷:244引用:3難度:0.6 -
7.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薄壁容器A和B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且甲的質量等于乙的質量。經下列變化后,兩容器中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A和pB,其中可能使pA=pB的是( )
①甲、乙各自抽取相同體積的原有液體
②甲、乙各自抽取相同質量的原有液體
③甲、乙各自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體
④甲、乙各自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體A.②與④ B.①與② C.①與③ D.①與③與④ 組卷:383引用:2難度:0.5
四、論述與計算題(第18題6分,第19題8分,第20題8分,共22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步驟和公式,只寫出最后結果的不給分)
-
20.一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木塊A和合金柱B。南南利用A和B做了如下實驗:將木塊A放入水中,有
的體積沒入水中,此時水深19cm,重為10N的薄壁容器底面積為200cm2且足夠高,如圖甲所示;將柱體B放在木塊中央靜止后用刻度尺測出此時木塊露出水面的高度h1為1cm,如圖乙所示;再用輕質細線將金屬塊捆綁在木塊中央,放入水中靜止后測出此時木塊露出水面高度h2為2cm,如圖丙所示。求:35
(1)木塊A的重力;
(2)合金柱B的密度;
(3)圖丙中,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組卷:289引用:3難度:0.5 -
21.如圖甲所示,重為5N、底面積為200cm2、高為30cm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裝有26cm深的水,容器底部有一閥門K;一個實心體A與輕質硬桿相連,從水面上方以v1=1.5cm/s的速度勻速下降,如圖乙是硬桿對物體的作用力F與物體下降的高度h的關系圖象,不計硬桿的質量和體積以及水的阻力。求:
(1)圖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
(2)當h=9cm時,A浸入水中的體積;
(3)若h=9cm時,打開閥門K,水流出速度為v2=200cm3/s(期間實心體A仍在下降),求實心體A剛好浸沒時容器對地面的壓強。組卷:324引用:2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