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樂山市峨眉文旅綜合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4/12/13 16:30:8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題。
                  ①科學精神是伴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在繼承人類早期歷史發展的思想遺產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科學理念和科學傳統的積淀,體現著科學的哲學和文化意蘊。
                  ②科學精神首先是一種理性信念。理性信念所具備的理性的旨趣,不僅是一種崇高唯美的個人精神享受,而且是凸顯人的力量的動力源泉,如培根所說的“知識就是力量”。理性信念表現為對理智的崇尚。崇尚理智,就會強調任何東西都應該審慎地加以思考,就是鼓勵人們大膽假設、認真求證;就是要通過智力的迂回冒險找到比直觀所見更多更本質的東西,以便更深入地把握變動不居的現象。
                  ③但是理性信念并不能直接使人們輕易地認識自然規律,真正能夠促進人們獲得可靠的自然知識的,是近現代科學的實驗方法和數學方法,即實證方法。正是有了科學的實驗方法,人們才有可能辨別關于世界本原的眾多猜測究竟哪個更符合事實真相,而數學則為人們提供了這些知識更為精確的形式。1638年,伽利略的《兩種新科學的對話》出版,伽利略用數學的定量方法從經驗現象中導出物理規律,這種追求實證化和數學精確化的研究方法成為近代以來科學的基本特征。
                  ④批判態度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內涵。首先,批判態度反對將一切理論和假說神圣化。任何科學理論和科學假說都要經受反復檢驗,通過批判舊的理論使其得到修正甚至完全用新的理論取而代之。其次,批判態度是理論創新的動力。科學理論經受批判使自己的邏輯更嚴密實驗證據更精確,進而不斷打破成見、推陳出新。再次,批判態度是科學真理客觀性的保障。任何人、任何利益群體想違背客觀性原則搞偽科學,都要受到嚴厲批判。但是,批判不是完全否定。日心說替代地心說,直到牛頓力學提出后才算完成。有時新和舊也是相對的,舊的理論也可以為新的理論所包容,如經典物理學就可以視為現代物理學的近似。當科學所秉持的批判態度延伸到科學外部之時,意味著科學同樣要坦然接受來自科學之外不同領域、不同方面的批判、反思和質疑,并帶來認識的多元性和包容性。這對于破除科學的神話、減少科學的獨斷性非常有益。
                  ⑤批判和反駁之所以成為重要的科學理念和常態,關鍵在于對科學可錯性的認定。波普爾強調:科學是一門可錯的學問,科學發展的歷史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科學發展遵循試錯模式。所謂試錯模式,其基本路徑是通過實驗,正視錯誤、發現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再通過新的實驗,不斷向前推進。哥白尼、伽利略對托勒密體系和亞里士多德力學的質疑,建立起了新的天體力學;拉瓦錫在對傳統燃素說進行批評的基礎上,創立了氧化還原學說;達爾文對上帝創世說進行批判,創立了進化論;愛因斯坦對牛頓力學體系進行理性的反思與批判,建立起了相對論學說,等等。科學所追求的正是不斷試錯而向真理逐漸逼近的過程。
            (劉大椿《論科學精神》刊登于《求是》2019年9期,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科學精神體現著科學的哲學和文化意蘊,其誕生與近代自然科學發展密切相關。
            B.對理智的崇尚,既要大膽假設,也要認真求證,以更完整、更深刻地把握事物。
            C.實證方法能夠幫助人們獲得可靠的自然知識,也可提供這些知識更精確的形式。
            D.批判態度保障了科學真理客觀性,能使任何人都無法違背客觀性原則搞偽科學。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總分的結構,闡述了科學精神極其豐富的內涵,體現了辯證的態度。
            B.第④段從科學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論證了批判態度對科學精神的重要性。
            C.文章從理性信念、實驗方法、批判態度、試錯模式四個方面對科學精神展開了論述。
            D.以哥白尼、拉瓦錫等為例是為了證實科學上的進步與發展都是通過試錯模式獲得的。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體現了科學精神中理性信念所具備的理性的旨趣
            B.理性信念使人們認識自然規律,而實證方法使人們獲得可靠的自然知識。
            C.現代物理學正是在對經典物理學的批判和否定的基礎上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D.對科學可錯性的認定,意味著錯誤不可避免,正是錯誤在推動科學的發展。

            組卷:17引用:13難度:0.8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3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毛澤東傳?序曲
            (美)羅斯?特里爾
                  黑發分頭下溫和的面容,敦柔的雙手,透人肺腑的目光,使首腦持重的如輪大耳,在沒有皺紋、寬闊而蒼白的臉上,尤顯突出的額下的黑痣。“一位典型的中國大人物,”一位認識他和其他中國領導人的緬甸人評論道,“他清秀不似周恩來,但是慈祥寬厚。”
                  年逾82歲以后,毛澤東的外貌稍有改變,但并不多。只是青年時看上去略顯焦慮。在官邸里,這位領袖顯得雅致、悠然自得。他漸漸地發福,同時也失去了知識分子的熱情神態,對一切事情應付自如。
            “他看上去像一頭海象,”一位在他有生之年見過他的泰國領導人說,“一切都顯得氣宇軒昂。”
                  他總是處在人們注意的中心,富于自制力。給人的印象是能眼觀六路。毛澤東從來沒有失去他的兩重性:腦弦緊繃如滿弓,機敏似貓。
                  他善窮經據典,使來訪者大惑不解,或以沉默靜思使對方不知所措。他把手伸進肥大的褲子里捫虱的粗舉又會使另一來訪者為之一驚。臉的上半部顯示他是一個知識分子:寬額,慧眼,長發。下半部則表明他是一個感覺論者:厚唇,隆鼻,稚童般的圓潤下頜。
                  毛澤東的步態并不優雅,屬動作遲緩類型的人。美國婦女活動家史沫特萊帶著政治的和個人的熱情在20世紀30年代曾試圖讓毛澤東唱歌跳舞--她輕易地與其他中共領導人所做的一樣--但最后不得不怏怏地放棄這種努力。“高傲自重妨礙了他跳舞。”在這同一時期認識毛澤東的一位流落中的日本共產黨人野坂參三說,他的舞姿看上去像是做操。毛澤東跳舞不合節奏。
                  毛澤東出擊時從不錯過目標。而他的這種平衡--如果存在平衡的話--是來自對手的撞擊。他說自己既有虎氣,又有猴氣。他的性格中冷酷無情的一面和幻想狂熱的一面不斷交替出現。
                  他的筆跡表明他是一位隨心所欲而不會為清規戒律所困的人。那些字體或大或小,龍飛鳳舞,用紳士派學者的標準衡量,這并不是“好”書法。
                  因為毛澤東是一個復雜的人物。所以人們絕不知道他深深的城府會隨時流出些什么。盡管毛澤東是一位溫和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但也有脾氣。來自密蘇里州的記者埃德加?斯諾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多次見到毛澤東,他說毛對任何事情從不持中立或消極態度。
                  毫不奇怪,毛澤東并不能經常博得眾人的愛戴,至少不像周恩來那樣--這位高級官員甘愿立于毛澤東的身影之下;或者不像朱德那樣--這位中國共產黨軍隊的總司令堅忍不拔、不拘小節、笑口常開(史沫特萊成功地使他們二人與自己跳舞)。
            “我簡直不知怎樣與毛交談,”一位與毛澤東和周恩來都打過交道的印尼人說,“與周而不是與毛在一起--可以有熱烈的討論,你會知道你的立場。”
                  毛澤東誕生于1893年,逝世于1976年。這一時期,中國幾乎天翻地覆。封建王朝被推翻。戰爭像有軌電車一樣去而復來,成千上萬的人死亡。密友翻臉。斗爭的火炬代代相傳,而他們并未感到像毛澤東在燃燒時的那種熱度。
                  毛澤東活著就是以鏟除所有的不平等、讓社會進入一個新時代為使命,這位幸存下來的農家子看上去更像一位先祖而不是政治家。在幾十年的戰爭生涯中--這一戰爭摧毀了占人類五分之一人口的古老帝國,同時也使他家中四分之三的人以身許國--他卻從未負過一次傷,沒有缺胳膊少腿或失去眼睛。
                  在他個人的身軀里含藏著中國革命的故事。
                  怎樣說才切合毛澤東的形象?農民造反者?他勸導并率領從湖南稻田里和江西綠林中來的游民組成的弱小軍隊,奪取了地主手中的統治權。
                  軍事統帥?他說過他的胃口從未像在戰爭時期那樣好過。
                  詩人?如果他不置一切于不顧去吟上幾句詩以表達令人振奮的斗爭激情,描繪中國山河的壯麗,就難以結束一場戰斗。
                  近代以來,中國的愛國者出國尋求到了使苦難中國獲得新生的手段嗎?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或自有制度的藍本,而是共產主義,他借助于技術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國起死回生。
                  帝王?他教會中國三代人去公然蔑視束縛中國人民兩千年之久的禁條和權威,然而,或許他最終也自感絕望,竟立起了一面天子出言皆金科玉律的鏡像--這可怕地表明,舊世界老是附在新世界身上而再生。
            (摘編自羅斯?特里爾著《毛澤東傳》)(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A.本傳記開篇刻畫毛澤東的形象主要運用了肖像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等正面描寫的手法,從形和神兩方面刻畫了毛澤東的形象。
            B.本傳記在評說毛澤東性格中的兩重性的時候,主要運用了對比手法,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展開。
            C.跟自甘居于毛澤東之下的周恩來和笑口常開的朱德相比,毛澤東并不能博得眾人更多的愛戴。
            D.毛澤東形象復雜,經歷豐富,因此,本傳記作者認為毛澤東是一個農民造反者、一個軍事統帥、一位詩人,甚至是一個帝王。
            (2)毛澤東性格中的“兩重性”都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
            (3)“在他個人的身軀里含藏著中國革命的故事”這句話言簡而意豐,請簡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組卷:110引用:9難度:0.5

          三、文學類閱讀-單文本(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前面的槍聲,已響得稀落了。感覺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實還只是半夜。外邊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懸得高。前面又下來一個重傷員。屋里鋪位都滿了,我就把這位重傷員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塊門板上。擔架員把傷員抬上門板,但還圍在床邊不肯走。一個上了年紀的擔架員,大概把我當作醫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說:“大夫,你可無論如何要想辦法治好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們全體擔架隊員給你掛匾!……”他說話的時候,我發現其他的幾個擔架員也都睜大了眼盯著我,似乎我點一點頭,這傷員就立即會好了似的。我心想給他們解釋一下,只見新媳婦端著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聲。我急撥開他們上前一看,我看見了一張十分年輕稚氣的圓臉,原來棕紅的臉色,現已變得灰黃。他安詳地合著眼,軍裝的肩頭上,露著那個大洞,一片布還掛在那里。
                  ②“這都是為了我們,……”那個擔架員負罪地說道,“我們十多副擔架擠在一個小巷子里,準備往前運動,這位同志走在我們后面,可誰知道反動派不知從哪個屋頂上撂下顆手榴彈來,手榴彈就在我們人縫里冒著煙亂轉,這時這位同志叫我們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撲在那個東西上了……”
                  ③新媳婦又短促地“啊”了一聲。我強忍著眼淚,給那些擔架員說了些話,打發他們走了。我回轉身看見新媳婦已輕輕移過一盞油燈,解開他的衣服,她剛才那種忸怩羞澀已經完全消失,只是莊嚴而虔誠地給他拭著身子,這位高大而又年輕的小通訊員無聲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絆絆地跑去找醫生,等我和醫生拿了針藥趕來,新媳婦正側著身子坐在他旁邊。
                  ④她低著頭,正一針一針地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醫生聽了聽通訊員的心臟,默默地站起身說:“不用打針了。”我過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婦卻像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到,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低聲地說:“不要縫了。”
                  ⑤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低下頭,還是一針一針地縫。我想拉開她,我想推開這沉重的氛圍,我想看見他坐起來,看見他羞澀的笑。但我無意中碰到了身邊一個什么東西,伸手一摸,是他給我開的飯,兩個干硬的饅頭……
                  ⑥衛生員讓人抬了一口棺材來,動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進棺材去。新媳婦這時臉發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自己動手把半條被子平展展地鋪在棺材底,半條蓋在他身上。衛生員為難地說:“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⑦“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征純潔與感情的花,蓋上了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
            (節選自茹志鵑《百合花》)(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點的理解、分析、概括與鑒賞,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了年紀的擔架員”的話一方面交代了小通訊員壯烈犧牲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小通訊員的機智和勇敢。
            B.新媳婦兩次“短促地‘啊’了一聲”,第一次是表明她認出傷員是小通訊員,第二次是表明她發現小通訊員傷勢嚴重,可能已經犧牲。
            C.《百合花》中的“我”,不僅起到串連情節的作用,還表明文中的人和事是作者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突出了內容的真實性。
            D.“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中的“百合花”象征著小通訊員的純潔與高尚,同時也照應了題目。
            (2)“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表現了新媳婦怎樣的心理?請結合文本簡要回答。
            (3)頒獎詞是指在某一主題的頒獎典禮上,對獲獎對象的事跡所作的一種陳述評價性的禮儀文稿。假如“通訊員”被《建國七十周年?人物》欄目評選為“感動中國文學人物”,請你為“通訊員”撰寫一段頒獎詞。

            組卷:3引用:2難度:0.5

          八、語言表達(10分)

          • 9.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75個字。
                  2019年6月10日,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通知,正式啟動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第十五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相關工作。據了解,第十五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是“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確定的8項國家級一類大賽之一。本屆大賽以“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為主題,設置職工組、學生組兩個競賽組別,每個組別分別設計算機程序設計員、電工、車工、鉗工等4個競賽職業(工種)。6月至9月為初賽階段,由各省級團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組織實施。10月、11月將分別組織職工組和學生組決賽。

            組卷:27引用:10難度:0.9

          九、材料作文(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在拼圖游戲中,完成整幅拼圖需要一個個拼圖單片的恰當拼接。而這些小小的拼圖單片,如果視自己為孤立的個體,就難以確認自己的位置與價值;只有嵌在恰當的位置上,它們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其實,每一天,每個人,都應成為某個宏大圖景中的一塊拼圖單片,既獨特又相融。當然,一幅完美的宏大圖景,也會讓每一塊拼圖單片各得其所,各盡其能。
                  我們正在創造中華民族復興的宏大圖景,你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對此有怎樣的思考?又應該有怎樣的行動?
                  要求:結合材料,聯系現實;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定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88引用:36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