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山東省東營市中考生物模擬試卷(1)

          發布:2024/9/28 1: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

          • 1.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時,在不更換目鏡的情況下,依次觀察到如圖甲和圖乙的視野,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59引用:12難度:0.5
          • 2.下列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所蘊含生物學知識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6引用:5難度:0.4
          • 3.曉白跟媽媽學做面包時,感覺發酵后的面團變輕了。這是酵母的作用嗎?她設計的對照實驗應該是(  )

            組卷:298引用:17難度:0.4
          • 4.圖中,甲為興趣小組自制的變焦水透鏡模型,乙為某同學看遠處物體時的成像情況。請推測該同學的視力狀況和矯正時應選擇的鏡片(  )

            組卷:333引用:20難度:0.5
          • 5.在探究菜豆種子的結構時,下列哪一過程是不需要的(  )

            組卷:37引用:5難度:0.9
          • 6.梅干菜燒肉是浙江紹興的傳統名菜。將鮮菜葉制成梅干菜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04引用:5難度:0.4
          • 7.如圖為人體不同類型的神經元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92引用:7難度:0.5
          • 8.居里夫人曾經說過: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偉大的魔術。人類對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見證了一代代科學家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科學品質和敢于質疑的科學精神。到目前為止,共有8次諾貝爾獎的桂冠被從事光合作用研究的12名科學家摘取。下列相關經典實驗分析不正確的是(  )

            組卷:113引用:7難度:0.4
          • 9.“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旨在倡導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圖1~圖3是東營生物研究所調查的東營本地的生物及其他指標,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48引用:3難度:0.5
          • 10.學校“防溺水”和“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視。如圖的①②是某校模擬救護演練所采用的救護措施,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99引用:18難度:0.7

          二、簡答題:本大題包括6個小題,每空1分,共50分。

          • 30.石榴既可觀賞又可食用。石榴花開于初夏,綠葉之中,燃起一片火紅,燦如煙霞,絢爛至極,人們借石榴多子,來祝愿子孫繁衍、家族興旺昌盛。

            (1)由圖甲可知,石榴花的主要結構是雌蕊和雄蕊,雄蕊是由[1]花藥和[
             
            ]
             
            組成。
            (2)石榴清甜可口,其汁液主要來自細胞的
             
            。將鮮紅的石榴籽放入白酒中能浸泡出紅色的石榴酒,主要原因是酒精破壞了細胞結構的
             

            (3)1986年,我國由突尼斯引入6株軟籽石榴,但由于科研人員不了解其畏寒性,引入當年就凍死了4株。他們將僅剩的2株苗移栽到溫室內進行培育,經過十幾年改良,最終培育出了適應我國本土生長的滎陽軟籽石榴。由以上敘述可知,影響軟籽石榴生長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4)無論石榴樹多高,都可以通過木質部中的
             
            將水分運輸到頂部,這是葉片散失另一種“氣”時產生的拉力造成的,這種“氣”是通過葉片上的
             
            散失的。
            (5)農業生產中,一般采用圖乙的方式繁殖石榴。這種生殖方式,屬于
             
            生殖。
            (6)通常植物的營養器官生長過于旺盛,會影響生殖器官的生長。研究者統計了不同長度枝條上可育花所占的比例,如圖丙所示。根據這一事實,請你提出一個生產上可行的提高石榴產量的建議:
             

            組卷:25引用:2難度:0.5
          • 31.荷“出淤泥而不染”。水滴落在荷葉上總是聚集在中央凹陷處,順著荷葉表面滾落時會帶走表面的灰塵和雜質,這一現象稱為荷葉“自潔效應”。同學們收集資料并開展實驗,探究荷葉“自潔效應”的原因。
            (1)查閱資料發現:荷葉表面有一層蠟質,不溶于水但能夠溶于物質甲。
            實驗一:將一片荷葉分為A、B兩個區域,處理方法及結果如表所示。
            A區域 B區域
            處理方法 物質甲浸泡,5分鐘后取出并擦干。
            分別滴加清水,觀察水滴在葉面上的狀態。
            實驗結果  
            水凝聚成半球狀水滴
             
            水凝聚成球狀水滴
            ①實驗一的研究目的是探究荷葉
             
            對“自潔效應”的影響。
            ②B區域起對照作用,處理方法為:
             

            ③分析實驗結果,可以得到實驗結論:
             

            (2)進一步研究荷葉表皮結構與“自潔效應”的關系。
            實驗二:觸摸荷葉表面,略感粗糙。進一步制作荷葉橫切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2所示。

            查閱資料: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荷葉上表皮凸起,其上還有更微小的凸起,這些結構可以支撐水滴。

            請你參考實驗一,設計實驗證明荷葉表皮結構與“自潔效應”的關系,寫出主要步驟:
             
            (可以使用文字、表格或流程圖表示),預期實驗結果:
             

            (3)基于仿生學,荷葉“自潔效應”在生產、生活多領域廣泛應用。
            ①根據圖,分析防油不粘鍋是如何模擬荷葉“自潔效應”的:
             


            ②除不粘鍋外,舉出荷葉“自潔效應”應用的一個生活實例:
             

            組卷:41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