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南省常德二中八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下列為三類微生物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沒有細胞結構,但能獨立生活 B.②具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 C.③具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核 D.①②③在生態系統中主要作為分解者 組卷:6引用:1難度:0.6 -
2.下列選項中,均體現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
①雷鳥的羽毛顏色隨季節而變換
②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③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④蓮藕的莖和葉柄是中空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34引用:1難度:0.5 -
3.葉圣陶先生曾這樣描述爬山虎:“哪些葉子鋪在墻上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從生物學角度分析,這種現象體現了哪一種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
A.陽光 B.溫度 C.空氣 D.水分 組卷:1830引用:202難度:0.9 -
4.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種植物)中發現了抗瘧“利器”--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青蒿素主要存在于青蒿細胞的( )
A.細胞壁 B.細胞核 C.細胞質 D.液泡 組卷:95引用:13難度:0.9 -
5.根據圖片回答5-6題:
圖一是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幾個步驟,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③④①② B.④步驟滴的是生理鹽水 C.②步驟將碘液滴在蓋玻片上 D.①操作不當會產生氣泡 組卷:20引用:0難度:0.50 -
6.根據圖片回答5-6題:
圖二是顯微鏡下觀察臨時裝片時看到的視野,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從甲→乙,應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 B.視野中細胞染色最深的結構是細胞核 C.從甲→乙,顯微鏡下的視野會變亮 D.欲使物像更清晰,應調節粗準焦螺旋 組卷:40引用:0難度:0.50 -
7.2018年1月,中國科學家率先成功應用體細胞對非人靈長類動物進行克隆,獲得兩只克隆猴。克隆猴性狀與基地內某只母猴相同,則這只母猴為克隆猴提供的細胞結構為( )
A.細胞膜 B.細胞質 C.細胞核 D.線粒體 組卷:155引用:13難度:0.4 -
8.缺乏下列哪種維生素會導致腳氣病( )
A.維生素A B.維生素B1 C.維生素C D.維生素D 組卷:22引用:2難度:0.4 -
9.儲存水果時通常把水果放入冰箱,這么做是為了( )
A.促進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抑制蒸騰作用 D.促進運輸作用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50分。)
-
29.在一個穩定遺傳的白色實驗豚鼠群中,偶然出現了一只金黃色雄性豚鼠。為確定其基因組成,實驗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將金色雄性豚鼠分別與多只白色雌性豚鼠交配。子代既有金黃色豚鼠,也有白色豚鼠。
實驗二:在實驗一所產的子代豚鼠中,取出雌性和雄性金黃色豚鼠進行交配。后代也有金黃色和白色兩種豚鼠。控制豚鼠毛色的基因為A和a。
(1)在白色豚鼠群中出現了金黃色豚鼠,這種變異屬于
(2)從實驗
(3)實驗一中,若子代豚鼠數量足夠多,則金黃色豚鼠和白色豚鼠的比例接近
(4)在實驗二中,所產后代金黃色豚鼠的基因組成中為Aa的概率是組卷:12引用:1難度:0.1 -
30.某小組同學想探究“玉米幼苗生長所需要的條件”,他們準備了多株生長狀況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足量的蒸餾水及土壤浸出液,多支相同的試管。他們設計了 如下實驗方案(方案以外影響玉米幼苗生長的其他條件均相同且適宜),請根據準備的材料用具和實驗方案回答問題。
組別 玉米幼苗所處的環境條件 甲組 將1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30毫升蒸餾水的試管中 有光照 乙組 將1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①的試管中 有光照 丙組 將1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②的試管中 ③
(2)方案中,該組同學將乙組、丙組也設為一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玉米幼苗生長是否需要光照”請將方案中③空白處補充完整:
(3)請寫出本實驗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4)完善實驗方案后,他們對該實驗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觀察、記錄,發現兩組對照實驗中,都只有乙組的幼苗生長健壯,顏色鮮綠。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組卷:115引用:7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