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會考)
發布:2024/8/21 4:0:1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物質的層次關系由大到小的是( )
A.染色體→脫氧核苷酸→DNA→基因 B.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 C.基因→染色體→脫氧核苷酸→DNA D.染色體→DNA→脫氧核苷酸→基因 組卷:34引用:6難度:0.8 -
2.孟德爾認為決定生物性狀的遺傳因子就像一個個獨立的顆粒,它們在遺傳過程中( )
A.會融合,會消失 B.不融合,不消失 C.不融合,會消失 D.會融合,不消失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3.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兩種,這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匹栗色母馬與一匹栗色公馬交配生下了一匹白色小馬。假設這對親本再次交配生下一匹小馬,則該小馬的毛色( )
A.一定是白色 B.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栗色 D.栗色的可能性大 組卷:30引用:3難度:0.8 -
4.豌豆的高莖對矮莖為顯性。欲鑒定一株高莖豌豆是否為純合子,下列雜交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A.與高莖純合子雜交 B.與矮莖純合子雜交 C.待鑒定高莖植株自交 D.與高莖雜合子雜交 組卷:38引用:4難度:0.7 -
5.人頭發基部的黑色素細胞衰老和白化病都會出現白發,白發的原因( )
A.都是由于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 B.前者由于細胞萎縮,后者由于細胞代謝 C.前者由于外部環境導致,后者由于內部因素導致 D.前者由于細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后者由于體內缺乏酪氨酸酶 組卷:10引用:7難度:0.9 -
6.南瓜果實的白色和黃色、盤狀和球狀為兩對相對性狀,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獨立遺傳。某生物興趣小組用純種南瓜做親本進行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實驗,他們將白色盤狀南瓜與黃色球狀南瓜雜交,得到的子一代(F1)全為白色盤狀。F1與黃色球狀南瓜測交,預期子代中白色盤狀:白色球狀:黃色盤狀:黃色球狀的比值約為( )
A.3:1:3:1 B.3:3:1:1 C.1:1:1:1 D.9:3:3:1 組卷:11引用:4難度:0.7 -
7.果蠅是二倍體生物,體細胞有4對染色體,減數分裂產生的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 )
A.2對 B.4條 C.4對 D.8條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8.如圖是處于某個分裂時期的細胞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 B.該細胞可能是初級精母細胞 C.該細胞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 D.該細胞含有8條染色單體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9.在正常情況下,女性的體細胞中常染色體的數目和性染色體為( )
A.22,X B.22,Y C.44,XX D.44,XY 組卷:9引用:6難度:0.8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
-
28.線辣椒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果實顏色豐富多彩。科研人員用紅色野生型線辣椒與黃色突變體進行果實顏色遺傳規律的研究,雜交過程及結果如圖。請回答問題:
(1)據結果推斷,線辣椒果實顏色的遺傳符合基因的
(2)將F1與親本中的
(3)F2的紅色線辣椒中,純合子的比例為組卷:1引用:1難度:0.5 -
29.閱讀以下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雜交實驗表明,樺尺蠖的體色受一對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對淺色(s)是顯性的。19世紀時,英國的曼徹斯特地區的樹干上長滿了淺色的地衣。后來,隨著工業的發展,工廠排出的煤炭使地衣不能生存,結果樹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19世紀中葉以前,曼徹斯特地區有一種樺尺蛾幾乎都是淺色型的,種群中黑色(S)基因的頻率很低,在5%以下。到了20世紀中葉,黑色型的樺尺蛾卻成了常見的類型,S基因的頻率上升到95%以上。
(1)1870年,從曼徹斯特地區的某個樺尺蛾種群中隨機抽取100個個體,測得基因型為SS、Ss和ss的個體分別是10、20和70個,該樺尺蛾種群的S基因頻率為
(2)1871~1876年,曼徹斯特地區的某個樺尺蛾種群的基因頻率如表。年份 1871 1872 1873 1874 1875 1876 基因頻率(%) S 23.0 26.0 29.3 32.6 35.9 39.2 s 77.0 74.0 70.7 67.4 67.1 60.8
(3)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隨著曼徹斯特地區環境的變化,樺尺蛾種群淺色(s)基因頻率逐漸
(4)如果淺色型樺尺蛾與黑色型樺尺蛾之間能夠相互交配并產生可育后代,即二者不存在
(5)樺尺蛾與其天敵之間在進化上密切相關,樺尺蛾與曼徹斯特地區的環境之間也相互影響。像這樣,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稱為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