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中考化學一模試卷

          發(fā)布:2024/10/28 2: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題意。)

          • 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下列成語中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 2.維生素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的功效。下列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是(  )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積極穩(wěn)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下列做法與該精神不相符的是(  )

            組卷:12引用:2難度:0.8
          • 4.人體中含有碘元素。圖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2引用:2難度:0.6
          • 5.布洛芬(C13H18O2)為常用退燒鎮(zhèn)痛藥,下列有關(guān)該布洛芬的說法正確的(  )

            組卷:57引用:3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8分。)

          • 16.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借助實驗裝置和數(shù)字化實驗可為反應提供證據(jù)。下列為實驗小組開展的系列活動。
            一、借助實驗裝置證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

            如圖裝置,在兩只500mL的軟塑料瓶內(nèi)裝滿CO2氣體,A裝置膠頭滴管中吸有3.5mL飽和氫氧化鈉溶液,B裝置膠頭滴管中吸有3.5mL水,分別將膠頭滴管內(nèi)液體全部擠入瓶內(nèi),振蕩,觀察到A瓶幾乎全部變癟,而B瓶幾乎無變化。
            (1)通過對比實驗,說明A塑料瓶變癟不是由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從而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2)用注射器針頭穿過A瓶塞,將3.5mL液體擠入瓶內(nèi),A瓶逐漸恢復原狀。注射器中的液體可能是
             
            (填試劑名稱),試解釋塑料瓶恢復原狀的原因
             

            (3)為驗證反應后A瓶內(nèi)有碳酸鈉產(chǎn)生,取A瓶中反應后的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可選用的試劑是
             

            A.氯化鈉溶液
            B.無色酚酞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氯化鈣溶液
            (4)進行項目一實驗操作中應注意的事項是
             
            。(寫一條)
            二、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數(shù)字化研究
            另取氫氧化鈉稀溶液,利用圖甲裝置,用數(shù)據(jù)傳感器準確采集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pH變化數(shù)據(jù)圖像顯示如圖乙,溫度變化數(shù)據(jù)圖像顯示如圖丙,請回答下列問題:

            (5)數(shù)據(jù)顯示溶液pH值逐漸減小,溶液堿性減弱,
             
            (填離子符號)數(shù)目減少,說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
            (6)試說出測定時間內(nèi)容器中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中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原因
             

            組卷:62引用:1難度:0.5

          二、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數(shù)字化研究

          • 17.漂白粉的主要成分為CaCl2、Ca(ClO)2,可由Cl2與石灰乳反應制得。某化學興趣小組用足量濃鹽酸與MnO2反應制備Cl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nO2+4HCl(濃)
            X+H2O+Cl2↑。
            (1)上述化學方程式中X的化學式為
             

            (2)若用8.7kg二氧化錳與足量濃鹽酸反應,理論上可制取氯氣的質(zhì)量。

            組卷:35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