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南省衡陽市衡陽四中創新班高二(下)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0 16:0:2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某同學在一次遠足之后,發現腳掌上磨出了一些水泡。水泡中的液體主要是組織液,一段時間后水泡可自行消失。請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泡主要是由淋巴中的水大量滲出到組織液形成的 B.水泡中的液體的成分含量和血漿是相近的 C.水泡自行消失是因為其中的液體可以滲入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說明內環境中物質是不斷更新的 組卷:10引用:4難度:0.8 -
2.腦脊液為無色透明的液體,充滿在各腦室、蛛網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內,蛋白質含量較低,不含紅細胞,但含有少量淋巴細胞。腦脊液屬于細胞外液,正常腦脊液具有一定的壓力,對維持顱壓的相對穩定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腦脊液及血漿中的CO2都屬于內環境的組成成分 B.腦脊液產生過多或循環通路受阻會導致傾內壓降低 C.腦脊液不可能含有葡萄糖,不與血漿發生物質交換 D.大腦深度思考時呼吸作用釋放的CO2能使腦脊液pH明顯降低 組卷:12引用:3難度:0.6 -
3.如圖為人體體液各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b、c、d為細胞外液,因此三者含量及成分完全相同 B.b、c、d的滲透壓90%以上均來自Na+和K+ C.某人淋巴管阻塞會導致b液增多而出現組織水腫 D.b是組織液,其滲入c的量遠多于滲入d的量 組卷:43引用:2難度:0.7 -
4.隨著人體細胞代謝活動的進行,內環境的穩態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人體健康。下列關于①肌細胞內的CO2和乳酸、②血漿pH值、③人體呼吸頻率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②的相對穩定與它含有HCO3-、HPO42-等離子有關 B.在1000米測試中,①增多→②適當降低、①增多→③加快 C.調節③的神經中樞位于下丘腦中 D.①通過體液傳送對③進行調節的方式屬于體液一神經調節 組卷:21引用:4難度:0.7 -
5.下列關于神經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不同神經中樞分別負責調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B.腦干中有許多維持生命活動必要的中樞,還與生物節律的控制有關 C.人在恐懼時瞳孔放大,主要是由副交感神經支配;安靜后瞳孔縮小,主要是由交感神經支配 D.飯后立即進行劇烈運動會影響消化,原因可能是運動時交感神經活動減弱,使胃腸蠕動減弱,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 組卷:0引用:3難度:0.6 -
6.如圖是某反射弧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字母代表組成反射弧的神經元或其他結構,神經元與肌肉細胞之間也是通過突觸聯系的。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共有4個突觸,每個突觸處的興奮傳遞都是單向的 B.F的存在使興奮在反射弧中得到加強 C.B神經元上的細胞體所在的結構為神經節 D.E是由肌肉構成的效應器,刺激A可引起E發生反應 組卷:69引用:8難度:0.5 -
7.利用靈敏電流計、神經纖維及神經纖維—肌肉標本可探究興奮的產生與傳導(圖中的刺激強度均能引起動作電位的產生),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1中電流計的指針出現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不能證明興奮的傳導具有雙向性 B.圖2中電流計的指針出現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能證明興奮的傳導具有雙向性 C.利用圖3裝置無法判斷興奮在神經纖維上是單向傳導還是雙向傳導 D.若圖1中刺激點改為c點,電流計的指針不偏轉,說明興奮的傳導具有雙向性 組卷:35引用:9難度:0.7 -
8.多巴胺是腦內分泌的一種神經遞質,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欲、感覺、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濫用興奮劑、吸食毒品是全社會面臨的問題,其中可卡因是目前已知最強的天然中樞興奮劑,它對腦部突觸間興奮的傳遞會發生干擾,其機理如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多巴胺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特異性結合,可引起突觸后膜Na+通道開放 B.突觸間隙中的多巴胺能通過多巴胺轉運體重新吸收回突觸小體中 C.可卡因可使多巴胺轉運體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導致多巴胺持續作用于突觸后膜 D.可卡因的存在最終會導致多巴胺受體增加,機體正常的神經活動受到影響 組卷:19引用:8難度:0.7 -
9.神經科醫生常對患者做如圖檢查:手持鈍物自足底外側從后向前快速輕劃至小趾根部,再轉向拇趾側。成年人的正常表現是足趾向跖面屈曲,稱巴賓斯基征陰性。如出現趾背屈,其余足趾呈扇形展開,稱巴賓斯基征陽性,是一種病理性反射。嬰兒以及成年人在深睡狀態也都可出現巴賓斯基征陽性。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巴賓斯基征的初級控制中樞位于脊髓,但受大腦皮層的控制 B.巴賓斯基征陰性有完整的反射弧,但巴賓斯基陽性沒有 C.推測巴賓斯基征陽性成年人患者可能是大腦皮層相關區域有損傷 D.正常人巴賓斯基征陰性體現了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特點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10.下列有關促胰液素發現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沃泰默實驗其中一組對照組排除鹽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B.促胰液素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C.斯他林和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基礎上,勇于向權威觀點挑戰,大膽質疑與創新是成功的關鍵 D.促胰液素是由小腸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進胰腺分泌胰液 組卷:48引用:12難度:0.9 -
11.某小組為研究甲狀腺和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對若干生理狀況良好且一致的幼年小鼠進行了分組實驗,處理方法及實驗時間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組別 處理方法 實驗時間 甲組 切除甲狀腺 14天 乙組 手術但不切除甲狀腺 Y A.按照對照實驗的單一變量原則,乙組中的Y也應為14天 B.甲組小鼠的生長發育的速度可能明顯慢于乙組小鼠的 C.可將各組小鼠單位時間內的氧平均消耗量作為因變量來記錄實驗數據 D.可設置丙組實驗進一步驗證實驗結論,對小鼠灌胃適量的甲狀腺激素,其他實驗條件同乙組 組卷:14引用:5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34.“退耕還林、還湖、還草”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措施之一。請分析作答:
(1)如圖是科研人員對某地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種數目變化的調查結果。在演替過程中,群落的
(2)研究人員調查該區域植物豐富度的方法可選用
(3)該群落在演替的過程中,而決定動物優勢種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4)發生在退耕地上的演替為次生演替,其演替速度快的原因是保留了原有土壤條件,甚至還保留了
(5)若干年后發現該群落出現了分布比較均勻的山毛櫸種群,調查該物種種群密度時,采取如下操作:
①選擇山毛櫸分布比較均勻長5千米寬1千米的長方形地塊;②將該地塊分成三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劃一個樣方;③樣方為邊長5米的正方形;④每個樣方內山毛櫸的數量記錄如下:樣方 第一樣方 第二樣方 第三樣方 個體數 3 5 4
Ⅱ.該調查結果并不可靠的原因是組卷:19引用:2難度:0.5 -
35.人工濕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運行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將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經人工建造的濕地上,污水與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污水、污泥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如圖甲是某人工濕地公園污水處理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不同區域選擇種植不同類型的植物,在凈化水體的同時又能美化環境,這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
(2)人工濕地中植物的根系不能吸收
(3)圖乙表示該人工濕地公園草魚的種群數量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果在t2時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草魚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60條全部標志釋放,一段時間后進行了第二次捕捉,其中沒有標志的30條、標志的20條,估算草魚種群在t1時是
(4)為提高生物多樣性的生物類型 X 傳遞給分解者的能量 未利用的能量 傳給下一營養級的能量 外來有機物輸入的能量 生產者 44.0 5.0 95.0 20.0 0 植食性動物 2.5 1.5 11.0 Y 5.0 肉食性動物 0.7 6.3 0.5 6.5 11.0 組卷:23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