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天津市南開中學高三(上)月考生物試卷(11月份)

          發布:2024/9/4 12:0:8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48分,在題目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選出答案后,請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 1.如圖為胰島素的兩條肽鏈結構示意圖(圖1中數字為氨基酸序號)及部分肽鏈放大圖(圖2),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1引用:2難度:0.6
          • 2.離子通過細胞膜進出細胞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離子通道,另一種是借助離子泵搬運。離子通道是由蛋白質復合物構成的,一種離子通道只允許一種離子通過,且只有在對特定刺激發生反應時才瞬時開放,不消耗能量運輸離子。離子泵是一種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能利用ATP水解釋放的能量跨膜運輸離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1引用:3難度:0.8
          • 3.如圖為常見的兩套滲透裝置,圖中S1為0.3mol?L-1的蔗糖溶液、S2為蒸餾水、S3為0.3mol?L-1的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過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過半透膜;兩裝置半透膜面積相同,初始時半透膜兩側液面高度一致,A裝置一段時間后再加入蔗糖酶。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svg/202410/551/e9c129cc.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64引用:9難度:0.7
          • 4.將剛采摘的新鮮藍莓分成兩等份,一份用高濃度的CO2處理48h后,貯藏在溫度為1℃的冷庫內,另一份則始終在1℃的冷庫內貯藏。從采摘后算起每10天取樣一次,測定其單位時間內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計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圖所示曲線。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4引用:5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2分,請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 15.A.英國老年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腦梗死病人腦中有新生神經元存在,這為治療包括腦梗死在內的腦猝死提供了可能。請回答下列問題:
            (1)腦部神經元的直接生活的環境是
             
            ,血管阻塞使相關部位的內環境中化學成分和
             
            發生改變,從而導致神經元代謝紊亂,最終導致細胞壞死,由此可知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2)大腦中的興奮產生與傳遞與體液中K+、Na+有關。嘗試構建人體Na+、K+的動態平衡模型
             
            (在圖中用箭頭表示,不考慮紅細胞、毛細血管壁等特殊細胞)。
            (3)除圖中所示的系統外,還可能有
             
            系統直接參與Na+、K+的排出,由此可知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B.在用脊蛙(去除腦保留脊髓的蛙)進行屈腿反射實驗時,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縮;刺激右腿,右腿收縮,說明左右屈腿反射弧在結構上是相對獨立的。但當刺激較強時,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縮時,右腿也會收縮,說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樞存在某種聯系。在一次制作脊蛙的過程中,某同學不小心傷到了蛙大腿上的神經,但不知是傳入神經還是傳出神經。于是教師為該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加以驗證。
            (4)刺激蛙左腿,若左腿不收縮而右腿收縮,說明傷及的是
             
            神經,蛙的縮腿反應屬于
             
            (填“條件”、“非條件”)反射。
            (5)刺激蛙左腿,若
             
            ,則可初步判斷傷及的是傳入神經。但不知傳出神經是否也同時受到傷害,那么可用刺激
             
            ,觀察
             
            的方法加以驗證。

            組卷:12難度:0.7
          • 16.分子生物學研究揭示,某些環境因素雖然沒有改變基因的堿基序列,卻會引起基因序列的特定化學修飾,即表觀修飾,進而影響基因表達,且這種表觀修飾還可能傳遞給后代,使子代表現型發生變化,這通常被稱為表觀遺傳。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轉移酶(Dnmt)的作用下將甲基(-CH3)選擇性地添加至DNA上的過程,是一種基本的表觀遺傳學修飾。有案例表明,基因組似乎能夠“記憶”它所接觸的某些環境影響。表觀遺傳效應通常只影響成人的體細胞,關閉基因表達或調控基因活性;不過,有些表觀遺傳也能改變精子和卵細胞,這樣就能將獲得性狀遺傳給后代。
            (1)基因通過其表達產物——
             
            來控制性狀。1957年,科學家克里克首先預見了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律,遺傳信息傳遞路徑包括(請用箭頭和文字表示)
             

            (2)如圖1表示控制Dnmt的基因內部堿基組成及其表達過程中的對應關系。圖中數字以千堿基對(kb)為單位表示,基因長度共8kb。已知該基因轉錄的直接產物mRNA中與d區間相對應的區域會被切除,而成為成熟的mRNA(起始密碼子位于c段內,終止密碼子位于e段內)。圖中起始密碼子對應位點
             
            (填“是”或“不是”)RNA聚合酶結合的位點,由該基因控制合成的Dnmt是由
             
            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考慮終止密碼子)。

            (3)遺傳印記是親本來源不同而導致等位基因表達差異的一種遺傳現象,DNA甲基化是遺傳印記重要的方式之一。遺傳印記可在配子發生和個體發育過程中獲得和重建。圖2為遺傳印記對小鼠控制毛色的基因(A基因表現為黑色,a基因表現為白色)表達和傳遞影響的示意圖,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達。
            由圖中配子形成過程中印記發生的機制,可以斷定親代雌鼠的A基因來自它的
             
            (填父方或母方或不確定)理由是
             
            。親代雌鼠與雄鼠雜交,子代小鼠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
            (4)某些基因在啟動子上存在富含雙核苷酸“CG”的區域,稱為“CG島”,其中胞嘧啶在發生甲基化后轉變成5-甲基胞嘧啶,仍能在DNA復制過程中與鳥嘌呤互補配對。5-氮雜胞苷(AZA)常用于臨床上治療DNA甲基化引起的疾病。推測AZA可能的作用機制之一是:AZA在
             
            過程中摻入DNA分子,導致與DNA結合的甲基化酶活性降低,從而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另一種可能的機制是:AZA與“CG島”中的
             
            競爭甲基化酶,從而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

            組卷:11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