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上冊《1.2 樂音的特性》2023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9/18 19:0:8
一、選擇題
-
1.下列成語中,形容聲音響度大的是( )
A.鴉雀無聲 B.聲如洪鐘 C.宛轉悠揚 D.竊竊私語 組卷:83引用:6難度:0.6 -
2.吉他上的弦緊時發聲的音調比它不緊時高,則繃緊的弦發聲比它不緊時( ?。?/h2>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動頻率一定更低 D.振動頻率一定更高 組卷:176引用:7難度:0.7 -
3.下列做法中,不能改變音調的是( ?。?/h2>
A.
用同一張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劃過梳齒B.
用相同力度敲擊大小不同的編鐘C.
改變杯內水量,用濕手摩擦杯口發聲D.
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鋼尺組卷:1470引用:43難度:0.6 -
4.在音樂會上,我們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聲音,判斷的依據是( ?。?/h2>
A.響度 B.頻率 C.音調 D.音色 組卷:65引用:3難度:0.8 -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調高 B.“細聲細語”中的細指的是音調低 C.“尖聲細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調高 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響度 組卷:356引用:9難度:0.9
三、實驗探究題
-
14.某興趣小組計劃探究“鋁棒的發聲”。同學們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實心鋁棒,一只手捏住鋁棒的中間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許松香粉,在鋁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聽見鋁棒發出聲音,而且發現在不同情況下鋁棒發聲的頻率是不同的,為了探究鋁棒發聲頻率的影響因素,該興趣小組找到不同規格的鋁棒、虛擬示波器等器材進行探究。實驗前同學們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鋁棒發聲的頻率可能和鋁棒的橫截面積有關
猜想B:鋁棒發聲的頻率可能和鋁棒的長度有關
猜想C:鋁棒發聲的頻率可能和手捏鋁棒的部位有關
為了驗證猜想A,同學們選擇4根鋁棒,每次均捏住鋁棒的中間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實驗所得的數據記錄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誤差允許范圍內(頻率相差在70Hz以內)的測量值可以認為是相等的。實心鋁棒 鋁棒長度L/×10-2m 橫截面積S/×10-5m2 頻率f/Hz 1 71 2.9 3500 2 78 2.9 3146 3 71 5.2 3530 4 78 11.7 3134
(2)為了驗證猜想B,同學們選擇橫截面積均為2.9×10-5m2的鋁棒,實驗所得的數據記錄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學們從表中前兩列數據很難得出頻率f與長度L之間的關系,他們利用圖象法處理數據,畫出了頻率f與長度的倒數的關系如圖所示,分析可知發生頻率f與鋁棒的長度L的關系是 。1L實心鋁棒 鋁棒長度L/×10-2m 頻率f/Hz 鋁棒長度倒數1/L(m-1) 1 50 5000 2 2 71 3500 1.4 3 78 3146 1.28 4 91 2700 1.1 5 105 2375 0.95 組卷:326引用:7難度:0.5
四、解答題
-
15.閱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
多普勒效應
1842年的一天,奧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正路過鐵路交叉處,恰逢一列火車從他身旁駛過,他發現火車從遠而近時鳴笛聲變響,音調變尖,而火車從近而遠時鳴笛聲變弱,音調變低。他對這個物理現象產生了極大興趣,就進行了研究。他發現當聲源離觀察者遠去時,觀察者接收到的聲波的頻率變小,音調變得低沉;當聲源向觀察者靠近時,觀察者接收到的聲波的頻率變大,音調就變高,后來人把它稱為“多普勒效應”??茖W家們經研究發現多普勒效應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波,包括電磁波。
聲波的多普勒效應可用于交通中的測速,交通警察向行進中的車輛發射頻率已知的超聲波,同時測量反射波的頻率,根據反射波頻率變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車輛的速度。多普勒效應也可以用于醫學的診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器發射一系列的超聲波,經人體血管內的血液反射,因為血液流動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儀器接收到的回聲的頻率就會有所不同,用不同顏色標識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維超聲結構圖象的優點,又同時提供了血流動力學的豐富信息。
根據上述內容回答:
(1)光是一種電磁波,所以光 (選填“能”或“不能”)發生多普勒效應。
(2)交通中的測速儀和醫學中的彩超都是應用多普勒效應原理工作的,儀器發射的超聲波的頻率與反射后接收到的回聲的頻率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3)實際測量中,若正在鳴笛的汽車靜止,警察徑直向這輛鳴笛的汽車處走過去,(選填“能”或“不能”)發生多普勒現象。
(4)戰場上,有經驗的士兵從聽到炮彈呼嘯的聲調越來越低,判斷出炮彈正在 他。(選填“靠近”或“遠離”)。組卷:148引用:1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