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江蘇省無錫市錫東片中考語文一模試卷

          發布:2024/11/5 11:30:3

          一、積累與運用。

          • 1.根據課文默寫。
            (1)
             
            ,于我如浮云。(《論語》十二章)
            (2)無可奈何花落去,
             
            ,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
            (3)
             
            ,萬鐘于我何加焉?。ā遏~我所欲也》)
            (4)晴川歷歷漢陽樹,
             
            。(崔顥《黃鶴樓》)
            (5)諸葛亮《出師表》中說理與陳情得以完美地結合,在陳情部分表現他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br />(6)周敦頤《愛蓮說》中的“
             
             
            ”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語義相反,集中表現蓮高潔的品行。

            組卷:24引用:2難度:0.8
          •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題。
            “擔當”是什么?沖鋒在前是一種擔當:醫務人員在累得①jīn疲力盡時依然奮戰在抗疫一線,救援官兵在__________時勇敢無畏地奔赴災區。默默堅守也是一種擔當:鄧稼先在茫茫戈壁上而不舍地研究“兩彈”,袁隆平在田間地頭為糧食增收而②dān精竭慮……
            (1)給加點的字注音。
            而不舍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①jīn
             

            ②dān
             

            (3)下列詞語填入原文橫線上最恰當的一項是 
             

            A.分崩離析
            B.地動山搖
            C.民不聊生

            組卷:16難度:0.7
          •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
                  衛夫人教授王羲之書法,她認為:點如“高峰墜石”,讓人理解       ,橫如“       ”,讓人領悟       ;豎如“       ”,讓人知道       。書法之美,一直是與生命相通的!
            ①強韌和堅持
            ②萬歲枯藤
            ③重量與速度
            ④千里陣云
            ⑤開闊的胸懷

            組卷:231難度:0.8
          • 4.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51引用:3難度:0.5

          二、閱讀與賞析。

          • 12.小高和小新把目光聚焦于當代文藝工作者的文化生活、請和他們一起閱讀《老鬼宋雨桂》完成任務。
            老鬼宋雨桂
            馮驥才
                  ①我是先看到他的畫,而后才見到他本人的,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偶然見到一幅畫的印刷品,令我心里陡然一震。那幅畫是畫長江三峽的吧。我年輕時是學習宋畫的,我知道,唯有人才有這樣的本領,讓你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之浩大、雄奇與高不可攀。從此,一個極具才氣名字叫我記住,就是宋雨桂。
                  ②1980年代我從繪畫轉入了文學,與畫界全然斷了聯系,也就一直與他緣慳一面。然而偶爾在什么雜志上看到了這位陌生的宋雨桂的畫,總會情不自禁盯上一眼;每每這一眼卻更深了對他的印象。直到政協換屆時,從新委員名單中發現他的大名、我欣喜異常,依照慣例、開幕式那天,要合拍一張巨型的“全家?!薄N沂抢衔瘑T,站在前排,不知后邊一排排站在臺子上的人群中哪一位是宋雨桂,他肯定就在人群中,我便扭過頭大叫一聲:“請問哪位是宋雨桂?”從上邊很近的地方,一個人彎下腰,垂下一張蒼勁消瘦、滿是胡茬的臉、并伸過一只出奇的短而厚的手,發出干啞的一聲:“我?!蔽液芨吲d地握住他的手,便結識了這位“久違”的朋友宋雨桂。
                  ③人和人的關系很怪。有的像石子兒和石子兒,在一起多少年,依舊各是各的,有的像水珠兒和水珠兒,碰上即刻就融了。我和雨桂就是這樣,可是我和他完全是兩種人,我身上有畫家們都免不了的邋遢和隨性的一面,但我更有作家必需的清醒、鎮定、明晰和理性;相比之下,他就完全是個生活上七顛八倒、不合邏輯的糊涂蟲了。雖然偶爾他也有點小聰明和小狡猾,但這種狡猾能叫人看得出來就是可愛的。故而,朋友們稱他“雨鬼(桂)”,或稱“老鬼”,他也這么自稱,甚至寫在畫上。他是我認識的畫家中最放浪不羈的一位。
                  ④雨桂曾問我:“你說咱倆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⑤我說:“我是文人畫,你是——原始人的畫?!?br />      ⑥他琢磨一下,說:“你這話絕了。”
                  ⑦我的話的確說到他的本質。他的山水,不刻劃,不著意,不做作,不營造。他本真、原生、天然、率性,混混沌沌中有極大的張力。古來山水,皆人所為,很少有雨桂這樣的發自天然和一任天然。我是文人,我的畫充滿人文;他是“原始人”,他的畫充滿野性,筆下全是大自然生命的本身。
                  ⑧他來過天津,我卻沒有去過沈陽。還好,我一直與他在手機上有聯系。但他竟在一段長時間未有通話的時間里患了重病。等到我確切地知道他所患的是絕癥時,他已做了手術,轉而叫我欣慰——他竟跑到鐵嶺去畫畫,而且是畫一幅屬于國家項目的超大的巨幅山水——黃河。他的病并不嚴重吧,不然怎么會把這么沉重的差事壓在背上?待相互溝通,便知道他已畫了大半,尺幅之大超出我的想像。為了表現出黃河的氣勢、豪情與遼闊,他決定通幅洪流巨浪,不畫兩岸,不畫樹石。他說他只要“鋪天蓋地的水”。但這么巨大的畫面,全是水,怎么畫呢?這簡直是個瘋狂的想法,也是對自己極致的挑戰。那一陣子,他不斷地發來繪畫過程的照片與視頻。不斷與我用語音通話討論畫面的結構方法。
                  ⑨2016年深秋在北京開文代會,忽然接到他電話,他也來開會了。他告訴我一個大好消息。他的那幅畫黃河壺口的畫——《黃河雄姿》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他請我和共同的好友何家英去看。盡管我在微信中已經無數次看了這幅畫,但站在畫前仰頭一看,我還是驚呆了。家英情不自禁發出一聲“哎喲!”隨后半天我們沒有出聲,顯然我們已經不知說什么。家英說:“這么大的畫,你的筆頭并不大,也沒有很大的色塊,怎么這么渾然一體?”我說:“憑借著一種空氣感吧,當今的山水畫有空氣感的不多,空氣感就是大自然的生命感?!奔矣τ旯鹫f:“你成功了!”
                  ⑩宋雨桂聽了這話,自轉了一圈,他很得意。真正的朋友之間無須任何美言與頌歌,這一句頂到天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以表達對他由衷的稱許和敬佩。可是這一拍嚇了我一跳。他的身軀本如硬邦邦的木樁,這一下就像拍在一個空空的草筐上。一下子想到他的病,我好像明白了……
            ?幾個月后老鬼去了。所以我說過,這是繪畫史上一幅真正用生命完成的畫作,他也值了。
            ?我的書房墻上掛著雨桂的《思驥圖》,那是他送給我的。這幅畫很大,橫幅。萬頃碧濤漫天而來,挾風裹雨,呼嘯而至,浩浩蕩蕩鋪滿了丈余大紙。前門石岸上一匹駿馬迎風而立,長鬃飄飛,傲然不群。他畫這幅畫時,人在關外,我在津門。畫中這馬是他想念的我還是想像的我?我卻從這充滿情感力量的畫面中感受到這位不善言語表達的老友心中的情意。故而它一直在我書房迎面的大墻上。
            ?現在,老鬼還能思念我們這些人間的好友嗎?這便是我寫這文章的緣由:情義不在天堂,只在人間。情意是人間的,最好在人間完成。
            (選自《上海文學)2019年第10期,有刪改)(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唯有宋人才有這樣的本領”“每每這一眼卻更加深了對他的印象”這既是作者對畫作的高度評價,也從側面反映宋雨桂畫技的高超。
            B.“有的像水珠兒和水珠兒,碰上即刻就融了”形象地寫出來了我與宋雨桂關系的融洽,這源自于兩人愛好一致,性格相同,性情相投。
            C.“這是繪畫史上一幅真正用生命完成的畫作,他也值了”,因為這幅作品宋雨桂把生命和民族偉大的母親河融為一體,必定能永恒。
            D.《思驥圖》中“驥”既指畫作中的“馬”,也是指馮驥才,這副畫原先寄托了宋雨桂對作者的思念,而在結尾處又觸動了作者的情思。
            (2)“他是我認識的畫家中最放浪不羈的一位”,結合作品內容,概括宋雨桂“放浪不羈”的表現。
            (3)馮驥才評價宋雨桂的畫是“原始人”畫的,《黃河雄姿》是如何體現這一特點的?
            (4)文章第⑩段畫線句“一下子想到他的病,我好像明白了”。結合上下文思考:“我”明白了什么?
            (5)小高認為標題為“老鬼宋雨桂”是對逝者的不敬,應改為“畫家宋雨桂”,小新并不認同。請說說你的理解。

            組卷:79引用:2難度:0.5

          三、作文。

          • 13.請以《細微之處見真情》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或體驗寫作;(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組卷:13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