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江蘇省鹽城市射陽二中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10/26 16:30:6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
-
1.為了“非典”防治,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監(jiān)控“疑似病人”的體溫是否異常。為了保證“疑似病人”的身心健康,在檢查病人體溫時,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應在測量每次體溫后,對體溫計進行消毒,下列消毒方法可行的是( )
A.用自來水沖洗 B.在沸水中煮沸 C.用酒精燈火焰燒 D.用酒精棉球擦拭 組卷:124引用:17難度:0.9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更冷一些 B.燒水時看到的白氣是水蒸氣,屬于汽化現(xiàn)象 C.降低溫度可以使所有氣體液化 D.夏天冒汗時吹電風扇,人感到?jīng)隹欤且驗殡婏L扇吹的是冷風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3.下列事例中,哪個措施的目的是為了減慢蒸發(fā)( )
A.用電熱吹風機吹濕頭發(fā) B.將水果用保鮮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內(nèi) C.將濕衣服晾到向陽、通風的地方 D.用掃帚把灑在地面的水向周圍掃開 組卷:236引用:71難度:0.9 -
4.我們生活在聲的海洋中。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B.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C.區(qū)分不同人的說話聲音,主要是通過音調(diào)辨別 D.聲波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 組卷:178引用:88難度:0.9 -
5.下列現(xiàn)象,屬于升華的是( )
A.初春,冰凍的河面開始融化 B.盛夏,盛冷飲的杯外壁出現(xiàn)水珠 C.深秋,屋頂和地面出現(xiàn)了霜 D.寒冬,晾在室外結冰的衣服變干 組卷:892引用:21難度:0.9 -
6.如圖是樓梯中的一部分,從A到B是長短不同的鐵護欄。一個同學用一根小木棒迅速從B到A逐一敲過鐵護欄欄桿,此過程中,一定發(fā)生改變的是聲音的( )
A.音色 B.音調(diào) C.響度 D.音色和響度 組卷:120引用:7難度:0.6 -
7.某護士隨手取了一支體溫計,此體溫計曾給一個體溫為39℃的發(fā)燒病人測量過。該護士對體溫計作了消毒處理,但忘記了甩幾下,直接用來給另一個人測體溫,結果示數(shù)為39℃,該人的體溫( )
A.就是39℃ B.可能高于39℃ C.一定低于39℃ D.可能低于39℃ 組卷:185引用:19難度:0.7 -
8.中華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以下詩詞中有關物態(tài)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現(xiàn)象,需要放熱 B.“斜月沉沉藏海霧”,霧的形成是汽化現(xiàn)象,需要放熱 C.“霜葉紅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華現(xiàn)象,需要吸熱 D.“已是懸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需要吸熱 組卷:1328引用:113難度:0.9 -
9.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鍋內(nèi)的水中煮食物,碗與鍋底不接觸,如圖所示。當鍋里的水沸騰以后,碗中的湯將( )
A.同時沸騰 B.不會沸騰,湯的溫度總是低于水的溫度 C.稍后沸騰 D.不會沸騰,湯的溫度能夠達到水的沸點 組卷:573引用:49難度:0.9 -
10.夏天,打開冰棒的包裝紙,常常會看到冰棒在冒“白氣”,這是( )
A.冰棒熔化后產(chǎn)生的小水滴 B.冰棒熔化后蒸發(fā),產(chǎn)生的水蒸氣 C.冰棒周圍的空氣遇冷放熱液化而成的 D.冰棒周圍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組卷:4引用:1難度:0.7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
-
29.某同學在探究物態(tài)變化的實驗中。
(1)如圖甲對碘錘緩慢加熱,會看到碘錘內(nèi)充滿 ,停止加熱,會看到錘內(nèi)壁和頂部出現(xiàn)固態(tài)碘。這是 現(xiàn)象(填寫物態(tài)變化),該現(xiàn)象 熱(選填“吸”“放”)。
(2)在上述實驗中,小明同學猜想:固態(tài)碘可能是先變成液體,再變成氣體,因為速度太快,液態(tài)碘出現(xiàn)的時間太短,因而沒有觀察到,為驗證猜想,他查詢了一些資料:通常情況下,碘的熔點是113.5℃,碘的沸點是184.4℃,水的沸點是100℃。請你根據(jù)上述資料分析說明小明的猜想為什么錯誤:。
(3)小明在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溫水,然后放入一小塊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此時觀察到水中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同時水面有大量白霧。水中氣泡的主要成分是 ,水面上大量的白霧的主要成分是 ,(以上兩空均選填“二氧化碳”、“水蒸氣”或“小水珠”),白霧是由 (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形成的。組卷:70引用:1難度:0.7 -
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氣體的臨界溫度
所有的氣體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種氣體都有一特定的溫度,在這個溫度以上,無論怎樣壓縮,氣體都不會液化,這個溫度叫臨界溫度。臨界溫度是物質(zhì)以液態(tài)形式出現(xiàn)的最高溫度,各種物質(zhì)的臨界溫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溫,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溫下它們通常以液態(tài)出現(xiàn);有的底于常溫,如氧是-119℃,氫是-240℃,所以我們時常認為它們是氣態(tài)的。
(1)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 和 。
(2)用物態(tài)變化的方法分離空氣中的氦氣,填充在食物包裝袋里可使食物保質(zhì)期更長,在常溫下 (選填“能”或“不能”)完成分離。
(3)氧氣的沸點是-183℃,氮氣的沸點是-196℃,氦氣的沸點是-269℃,采用液化空氣提取這些氣體。當溫度升高時,液化空氣汽化,首先分離出來的是 。
(4)如圖是某種物質(zhì)在不同壓力和溫度下的狀態(tài)圖。圖中實線上下分別表示該物質(zhì)處的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高于熔點時都為氣態(tài)
B、只有高于臨界溫度時才是氣態(tài)
C、溫度在熔點與臨界溫度之間時,實線上方為氣態(tài)
D、溫度在熔點與臨界溫度之間時,實線下方為氣態(tài)。組卷:1380引用:12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