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東沙湖實驗中學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包括2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2021年6月5日是第50個“世界環境日”。下列做法不利于保護環境的是( )
A.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B.工業廢水直接排放 C.農藥化肥合理施用 D.清潔能源推廣使用 組卷:319引用:25難度:0.7 -
2.科學家與其研究成果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門捷列夫——提出原子學說 B.道爾頓——發現元素周期表 C.屠呦呦——提取青蒿素 D.盧瑟福——發現電子 組卷:58引用:6難度:0.8 -
3.下列反應的現象描述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氯化氫氣體和氨氣混合,產生大量白煙 B.一氧化碳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固體變紅 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濺,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 D.煤油燃燒產生黑煙 組卷:74引用:1難度:0.6 -
4.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干冰升華 B.衣服晾干 C.冰雪融化 D.食物腐敗 組卷:243引用:19難度:0.9 -
5.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
A.H2O B.O2 C.KMnO4 D.H2CO3 組卷:80引用:10難度:0.9 -
6.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
A.銅 B.氨氣 C.氯化鈉 D.氖氣 組卷:22引用:5難度:0.6 -
7.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 )
A.鎂離子:Mg+2 B.鋅元素:ZN C.兩個氫原子:H2 D.氯化鈣:CaCl2 組卷:40引用:1難度:0.9 -
8.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工業上采用分離液態空氣法獲得氧氣 B.二氧化硫是空氣污染物之一 C.空氣中氧氣質量占空氣質量的21% D.空氣中的氧氣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組卷:1004引用:94難度:0.7 -
9.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氧氣可供給呼吸 B.魚類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氧氣易溶于水 C.帶火星的木條在含有氧氣的集氣瓶中不一定會復燃 D.焊接或切割金屬時使用純氧代替空氣以獲得更高的溫度 組卷:41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8小題,共60分)
-
27.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如下表所示的對比實驗來比較MnO2、CuO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2中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為
(2)實驗需要測量并記錄的數據有:氧氣體積和
(3)實驗時,分別將過氧化氫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劑的小試管中,測量并記錄數據,實驗過程中發現U型管內右側液面上升,原因是實驗序號 過氧化氫溶液 催化劑 實驗1 5mL 4% 粉末狀MnO2 0.2g 實驗2 5mL 4% 粉末狀CuO 0.2g 組卷:39引用:1難度:0.5 -
28.有關空氣組成的研究與發現對化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也嘗試通過自己的實驗研究空氣的組成。
Ⅰ.拉瓦錫的研究:用加熱汞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如圖1所示,拉瓦錫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閉的玻璃容器中連續加熱12天后,發現有一部分銀白色的液態汞變成紅色粉末,容器內空氣體積減少了約五分之一。收集汞表面生成的紅色粉末(氧化汞),置于另一容器內強熱得到了汞和氧氣,且氧氣的體積恰好等于原來密閉容器里所減少的空氣體積。
(1)上述實驗中,使用汞的優點有
A.汞為液態,在加熱的條件下只與氧氣反應且生成物為固體
B.時間足夠長,能將密閉裝置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C.實驗過程中沒有污染
D.生成的化合物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
(2)繼拉瓦錫研究后,英國科學家瑞利經多次實驗發現從空氣分離得到的氮氣密度總是略大于純凈氮氣密度,造成這一差異主要與空氣中的
Ⅱ.興趣小組A的實驗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用傳感器記錄集氣瓶內氧氣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3所示。
【進行實驗】
活動1:證明紅磷熄滅后,氧氣還有剩余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現象 結論 Ⅰ.用高能激光筆照射燃燒匙中足量的紅磷 紅磷燃燒,一段時間后熄滅,白磷始終不燃燒 紅磷熄滅后,氧氣還有剩余 Ⅱ.冷卻后,將裝有白磷的燃燒匙提出水面,用高能激光筆照射 白磷燃燒
(1)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為
(2)實驗中氣球的作用是
活動2:探究影響剩余氧氣濃度的因素。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得到數據如下表。
資料卡片: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稱為該物質的著火點。可燃物 白磷 紅磷 木炭 著火點℃ 40 240 370 生成物狀態 固態 固態 氣態 剩余氧氣濃度 3.1% 7.0% 14.0%
(4)根據以上探究和表中數據,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通常使用紅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可能有
Ⅲ.興趣小組B用如圖5所示裝置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
集氣瓶容積為700mL,集氣瓶內水的體積為100mL,實驗開始前量筒內水的體積為200mL,實驗結束后量筒中水的體積為100mL。
(1)用力將預先加熱過的玻璃棒按下與白磷接觸,觀察到白磷燃燒時的現象是
(2)將步驟(1)后的集氣瓶內氣體換成等體積的混合氣體(該混合氣體中氧氣體積分數為1%,氮氣體積分數為99%),再次實驗,發現白磷不能被點燃。由此可知,在所有操作均規范的情況下,步驟(1)實驗所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理論
(3)已知氧氣密度為1.4g/L,每31g白磷燃燒需要消耗40g氧氣,按上述實驗數據盡可能消耗完瓶中的氧氣,至少需要白磷組卷:116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