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二(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8 11:30:1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45分)

          • 1.2022年3月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進行了“天宮課堂”授課活動。其中太空“冰雪實驗”演示了過飽和醋酸鈉溶液的結晶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41引用:2難度:0.5
          • 2.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h2>

            組卷:51引用:3難度:0.6
          • 3.下列實驗裝置(固定裝置略去)及操作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svg/202304/394/3639f3bf.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width="482" height="178" />

            組卷:22難度:0.8
          • 4.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h2>

            組卷:28引用:2難度:0.7
          • 5.常溫下,AgCl和AgI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99引用:7難度:0.7
          • 6.下列圖示與對應敘述相符的是( ?。?br />

            組卷:25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5分)

          • 18.某小組同學探究鹽對Fe3++3SCN-?Fe(SCN)3平衡體系的影響。
            實驗Ⅰ:探究KCl對Fe3+和SCN-平衡體系的影響
            將等體積、低濃度的0.005mol?L-1FeCl3溶液(已用稀鹽酸酸化)和0.01mol?L-1KSCN溶液混合,靜置至體系達平衡,得紅色溶液a。各取3mL溶液a放入3支比色皿中,分別滴加0.1mL不同濃度的KCl溶液,并測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隨時間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

            已知:①溶液的透光率與溶液顏色深淺有關,顏色深,透光率低。
            ②Fe3+在水溶液中由于水解而顯黃色;FeCl3溶液中存在Fe3++4Cl-?[FeCl4]-(黃色)。
            (1)稀鹽酸酸化FeCl3溶液的目的是
             
            。采用濃度較低的FeCl3溶液制備Fe3+和SCN-平衡體系,是為了避免
             
            (填離子符號)的顏色對實驗干擾。
            (2)從實驗結果來看,KCl溶液確實對Fe3+和SCN-平衡體系有影響,且隨著KCl濃度增大,Fe3++3SCN-?Fe(SCN)3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應方向移動。同學查閱相關資料,認為可能的原因有:
            原因1:溶液中的離子會受到周圍帶有異性電荷離子的屏蔽,使該離子的有效濃度降低,這種影響稱為鹽效應。KCl溶液的加入使Fe3+和SCN-平衡狀態因鹽效應而發生變化。
            原因2:溶液中存在副反應Fe3++4Cl-?[FeCl4]-,離子濃度發生變化,導致Fe3+和SCN-平衡狀態發生變化。
            (3)基于以上分析,該組同學取等體積的溶液a,分別加入等物質的量的不同種類的鹽晶體(忽略溶液體積變化),觀察顏色變化,結果如下表。
            序號 加入少量鹽 溶液顏色
            1 紅色
            2 KCl 變淺
            3 KNO3 略變淺
            4 NaCl 變淺程度較大
            ①上述實驗可證明鹽效應影響了Fe3+和SCN-平衡體系的是
             
            (填字母序號)。
            a.1和2
            b.1和3
            c.1和4
            ②選擇實驗
             
            (填序號)可得出結論:K+的鹽效應弱于Na+的鹽效應。簡述選擇實驗的理由
             

            (4)取等體積的溶液a繼續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
            序號 加入溶液 溶液顏色
            5 1mL濃鹽酸 明顯變淺,溶液偏黃
            6 1mL去離子水 略變淺
            上述實驗可證明副反應影響了Fe3+和SCN-平衡體系,結合實驗現象及化學用語分析副反應對Fe3+和SCN-平衡體系有影響的原因:
             
            。

            組卷:26引用:1難度:0.6
          • 19.常溫下,用含鈷廢料(主要成分為CoCO3,還含有少量NiCO3與鐵屑)制備CoCl2?6H2O的工藝流程如圖:

            已知:①“除鎳”過程中溶液pH對產品中鈷的回收率及產品中鎳元素的含量的影響如圖所示。

            (2)部分金屬離子在實驗條件下開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時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屬離子 開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
            Fe3+ 1.5 4.1
            Fe2+ 7.5 9.7
            Co2+ 6.6 9.4
            Ni2+ 6.7 9.5
            回答下列問題:
            (1)“酸浸”后,溶液中的陽離子有Co2+、Ni2+
             
            。
            (2)“除鎳”時,應調節溶液的pH=
             
            ,此時Ni2+是否形成Ni(OH)2沉淀?
             
            (填“是”或“否”)。
            (3)“除鐵”時,先向溶液中滴加適量30%H2O2溶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充分反應后再向溶液中加入CoCO3,調節溶液pH的范圍為,使Fe3+完全轉化為Fe(OH)3沉淀,最后過濾得到CoCl2溶液。產品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從中取出25.00mL,先加入含0.03molAgNO3的溶液(雜質不反應),再用0.50mol?L-1的KSCN溶液滴定過量的AgNO3,該滴定操作所用的指示劑應為
             
            (填化學式)溶液;若消耗20.00mlKSCN溶液,則該粗產品中CoCl2?6H2O的質量分數為
             
            。滴定終點時發現滴定管尖嘴處產生了氣泡,則測得的CoCl2?6H2O的質量分數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組卷:35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