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二(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8 11:30:1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45分)
-
1.2022年3月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進行了“天宮課堂”授課活動。其中太空“冰雪實驗”演示了過飽和醋酸鈉溶液的結晶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醋酸鈉是強電解質 B.常溫下,醋酸鈉溶液的pH>7 C.該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鈉固體可以促進醋酸鈉晶體析出 D.溶液中粒子濃度:c(Na+)>c(CH3COO-)>c(CH3COOH)>c(OH-)>c(H+) 組卷:41引用:2難度:0.5 -
2.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h2>
A.溴水中有如下平衡:Br2+H2O?HBr+HBrO,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顏色變淺 B.合成NH3反應,為提高NH3的產率,理論上應采取相對較低溫度的措施 C.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度 D.對CO(g)+NO2(g)?CO2(g)+NO(g)平衡體系增大壓強可使顏色變深 組卷:51引用:3難度:0.6 -
3.下列實驗裝置(固定裝置略去)及操作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svg/202304/394/3639f3bf.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width="482" height="178" />
A.圖1探究固體表面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B.圖2鐵制品表面鍍銅 C.圖3制備無水MgCl2 D.圖4用NaOH溶液滴定HCl待測液 組卷:22難度:0.8 -
4.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h2>
A.無色溶液:Al3+、K+、Cl-、 HCO-3B.pH=1的溶液:Na+、Mg2+、 、Cl-SO2-4C.中性溶液Fe3+、Na+、 、Cl-SO2-4D.由水電離出的c(OH-)=1.0×10-10mol?L-1的溶液:K+、Na+、 、NO-3CO2-3組卷:28引用:2難度:0.7 -
5.常溫下,AgCl和AgI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曲線Ⅰ表示AgI的溶解平衡 B.常溫下,Ksp(AgCl)=1×10-10 C.常溫下,飽和AgCl溶液與飽和AgI溶液中 =108c(Cl-)c(I-)D.常溫下,向等濃度NaCl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先產生AgI沉淀 組卷:99引用:7難度:0.7 -
6.下列圖示與對應敘述相符的是( ?。?br />
A.圖1表示壓強對可逆反應2A(g)+2B(g)?3C(g)+D(s)的影響,乙的壓強比甲的壓強大 B.圖2表示反應2CO(g)+2NO(g)?N2(g)+2CO2(g),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起始CO的物質的量,平衡時N2的體積分數變化,由圖可知NO的轉化率b>c>a C.圖3表示常溫下稀釋pH均為11的MOH溶液和NOH溶液時pH的變化,由圖可知溶液的堿性:MOH>NOH D.圖4表示溫度對醋酸鈉溶液pH的影響,由圖可知,升高溫度,醋酸鈉溶液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堿性增強 組卷:25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5分)
-
18.某小組同學探究鹽對Fe3++3SCN-?Fe(SCN)3平衡體系的影響。
實驗Ⅰ:探究KCl對Fe3+和SCN-平衡體系的影響
將等體積、低濃度的0.005mol?L-1FeCl3溶液(已用稀鹽酸酸化)和0.01mol?L-1KSCN溶液混合,靜置至體系達平衡,得紅色溶液a。各取3mL溶液a放入3支比色皿中,分別滴加0.1mL不同濃度的KCl溶液,并測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隨時間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
已知:①溶液的透光率與溶液顏色深淺有關,顏色深,透光率低。
②Fe3+在水溶液中由于水解而顯黃色;FeCl3溶液中存在Fe3++4Cl-?[FeCl4]-(黃色)。
(1)稀鹽酸酸化FeCl3溶液的目的是
(2)從實驗結果來看,KCl溶液確實對Fe3+和SCN-平衡體系有影響,且隨著KCl濃度增大,Fe3++3SCN-?Fe(SCN)3平衡向
原因1:溶液中的離子會受到周圍帶有異性電荷離子的屏蔽,使該離子的有效濃度降低,這種影響稱為鹽效應。KCl溶液的加入使Fe3+和SCN-平衡狀態因鹽效應而發生變化。
原因2:溶液中存在副反應Fe3++4Cl-?[FeCl4]-,離子濃度發生變化,導致Fe3+和SCN-平衡狀態發生變化。
(3)基于以上分析,該組同學取等體積的溶液a,分別加入等物質的量的不同種類的鹽晶體(忽略溶液體積變化),觀察顏色變化,結果如下表。序號 加入少量鹽 溶液顏色 1 無 紅色 2 KCl 變淺 3 KNO3 略變淺 4 NaCl 變淺程度較大
a.1和2
b.1和3
c.1和4
②選擇實驗
(4)取等體積的溶液a繼續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序號 加入溶液 溶液顏色 5 1mL濃鹽酸 明顯變淺,溶液偏黃 6 1mL去離子水 略變淺 組卷:26引用:1難度:0.6 -
19.常溫下,用含鈷廢料(主要成分為CoCO3,還含有少量NiCO3與鐵屑)制備CoCl2?6H2O的工藝流程如圖:
已知:①“除鎳”過程中溶液pH對產品中鈷的回收率及產品中鎳元素的含量的影響如圖所示。
(2)部分金屬離子在實驗條件下開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時的pH如下表所示。金屬離子 開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 Fe3+ 1.5 4.1 Fe2+ 7.5 9.7 Co2+ 6.6 9.4 Ni2+ 6.7 9.5
(1)“酸浸”后,溶液中的陽離子有Co2+、Ni2+、
(2)“除鎳”時,應調節溶液的pH=
(3)“除鐵”時,先向溶液中滴加適量30%H2O2溶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充分反應后再向溶液中加入CoCO3,調節溶液pH的范圍為,使Fe3+完全轉化為Fe(OH)3沉淀,最后過濾得到CoCl2溶液。產品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從中取出25.00mL,先加入含0.03molAgNO3的溶液(雜質不反應),再用0.50mol?L-1的KSCN溶液滴定過量的AgNO3,該滴定操作所用的指示劑應為組卷:35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