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下)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3 5:30:3
一、選擇題本卷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肥皂水可用作蚊蟲叮咬處的清洗劑 B.福爾馬林具有防腐作用,可用作食品的保鮮劑 C.聚四氟乙烯是“不粘鍋”涂層的主要成分,其單體屬于烴 D.纖維素、油脂、蛋白質均能直接作為人類的營養物質 組卷:4引用:1難度:0.6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烯的結構簡式:CH2CH2 B. 與
互為同系物
C.乙醇的球棍模型: D. 與
互為同分異構體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3.提純下表所列物質(括號內為雜質)有關除雜試劑和分離方法的選擇不正確的是( )
選項 被提純的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 A 己烷(己烯) 溴水 分液 B 乙烯(SO2) NaOH 洗氣 C 蛋白質溶液(NaCl) 水 滲析 D CH3CH2OH(H2O) CaO 蒸餾 A.A B.B C.C D.D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4.下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且安全的是( )
A.實驗室制備及收集乙烯 B.配制銀氨溶液 C.實驗室制乙酸乙酯 D.從碘水中萃取碘 A.A B.B C.C D.D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5.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的說法均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 A 將灼燒后的銅絲伸入無水乙醇 銅絲由黑色變為紅色 無水乙醇具有還原性 B 2mL1mol?L-1CuSO4溶液和2mL1mol?L-1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0.5mL40%的乙醛溶液,加熱煮沸 產生磚紅色沉淀 Cu(OH)2具有氧化性 C 向淀粉溶液中加適量20%H2SO4溶液,加熱,冷卻后加入NaOH溶液至堿性,再滴加少量碘水 溶液未變藍色 淀粉已完全水解 D 往雞蛋清溶液中滴加濃NH4Cl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蛋白質變性 A.A B.B C.C D.D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紅外光譜可以確定有機物的官能團 B.用原子光譜的特征譜線可以鑒定元素 C.用質譜圖可以確定有機物的結構 D.用X-射線衍射實驗可以區分晶體和非晶體 組卷:27引用:1難度:0.8 -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電子云圖中小點的疏密程度表示電子在原子核外單位體積內出現概率的大小 B.核外電子排布由1s22s22p63s1→1s22s22p6的變化需要吸收能量 C.在基態多電子原子中,p軌道電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s軌道電子的能量 D.在同一電子層上運動的電子,其自旋方向肯定不同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
20.實驗室以苯甲醛為原料制備間溴苯甲醛(實驗裝置及物質的相關信息見圖或表)。
物質 沸點/℃(101kPa) 相對分子質量 液溴 58.8 160 苯甲醛 179 106 間溴苯甲醛 229 185 1,2—二氯乙烷 83.5 +Br
AlCl3△+HBr
實驗步驟為:
步驟1:將三頸瓶中一定配比的無水AlCl3、1,2—二氯乙烷和10.6g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溫至60℃,緩慢滴加經濃硫酸干燥的液溴,保溫反應一段時間,冷卻。
步驟2:將反應混合物緩慢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中,充分攪拌,分液后,有機相用10%NaHCO3溶液洗滌。
步驟3:經洗滌的有機相加入適量無水MgSO4固體,放置一段時間后過濾。
步驟4:減壓蒸餾有機相,收集相應餾分,得到11.1g間溴苯甲醛。
(1)該反應中A裝置應采用
①熱水浴
②酒精燈
③煤氣燈
④電爐
(2)有同學認為取反應后B裝置燒杯中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若出現淺黃色沉淀就可以驗證A裝置中發生了取代反應,該同學觀點是否正確,簡要說明理由
(3)步驟2中不能用蒸餾水代替稀鹽酸的主要原因是
(4)步驟3中加入無水MgSO4固體的作用是
(5)該實驗制得的間溴苯甲醛的產率是組卷:8引用:1難度:0.5 -
21.奧昔布寧是具有解痙和抗膽堿作用的藥物。其合成路線如圖:
已知:i.R-ClRMgClMg乙醚H+
ii.R3COOR4+R5COOR6R3COOR6+R5COOR4醇鈉△
(1)A是芳香族化合物,A的名稱是
(2)H所含官能團名稱是
(3)E→F的化學方程式是
(4)E的同分異構體中,滿足下列條件的物質共有
a.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b.能發生銀鏡反應;
c.是苯的三取代物;
(5)已知:合成奧昔布寧的兩種反應物沸點均高于200℃,此反應過程中,通過在70℃左右蒸出
(6)奧昔布寧的結構簡式是組卷:11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