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2/1 17:0:1

          一、語文積累與運用(35分)

          • 1.默寫。
            (1)追隨古人目光,你會發現,正是那些獨特的景物觸發詩人情思。錢塘湖畔“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早春的鳥兒令白居易欣喜不已;《渡荊門送別》中“
             
             
            ”奇幻之景令李白深感陶醉;《野望》中“
             
             
            ”,牧獵晚歸則牽動著詩人的隱居情懷。
            (2)漫步詩苑,情感體驗。王維在《使至塞上》一詩中,以比喻表達自己惆悵、抑郁心情的詩句是:
             
             
            。崔顥在《黃鶴樓》一詩中,運用了情景交融的寫法,抒發了游子悲苦的思鄉之情的詩句是: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2.請運用積累的知識,回答以下各題。
                  然而大家都對我說……他對弟兄的忠誠是盡人皆知的。自從當紅軍總司令以來,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樣,共嘗士兵們的艱苦,早年往往赤腳走路,有一個冬季專吃南瓜過活,另一個冬季專吃牦牛過活,從不訴苦,難得生病,度量很大,萬事采用民主方式,永遠忠于自己所信yǎng的主義。
            ……
            “我認為他的基本特點就是天性極端溫和,”當別人請他年輕強壯的妻子康克清述說她的丈夫時,她說道,“其次,他對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負責。再次,他喜歡跟一般戰斗員共同生活,跟他們時常談話。”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牛   度
             
               信y?ng
             

            (2)下面詞性與“士兵”相同的一項是
             

            A.然而
            B.訴苦
            C.主義
            D.十分
            (3)文段選自《
             
            》,文段中描述的人是
             
            (人名)。根據文段內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這個人物形象的。
            (4)他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原著中其他具體事例簡要說明。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二、閱讀(55分)

          • 6.閱讀下文回答以下各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浯溪之口,有異石焉。高六十余丈,周回四十余步。面在江口,東望浯臺,北臨大淵,南枕浯溪。唐亭當乎石上,異木夾戶,疏竹傍檐。瀛洲言無,由此可信。若在亭上,目所厭者,遠山清川;耳所厭者,水聲松吹;霜朝厭者,零雨;方暑厭者,清風。嗚呼,厭不厭也,厭猶愛也。命曰:“唐亭”,旌獨有也。
            (選自元結《唐亭記》)
            【注】①江口:湘江。②瀛洲:傳說中的仙山。③厭:同“饜”。本是飽的意思,引申為滿足。④霜朝:秋天。⑤方暑:夏天。⑥旌:表彰,表明。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無與為樂者:
             

            竹柏影也:
             

            ③異木夾
             

            在亭上:
             

            (2)請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②目所厭者,遠山清川。
            (3)【甲】【乙】兩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但表達的情感并不相同,請分別概括出來。

            組卷:5引用:3難度:0.5

          三、寫作(55分)

          • 7.生活中處處需要智慧,學得很累時,尋找高效的方法是智慧;心里煩悶時適當的放松也是智慧;求不能得時,適時的放棄也是智慧……生活處處有智慧
                  請以“有一種智慧叫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后再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潔,字跡清楚。

            組卷:171引用:21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