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全冊《13.2 內能》2021年同步練習卷 (3)
發布:2024/12/8 23:30:2
一、單選題
-
1.下列常見的自然現象,能用分子熱運動知識解釋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澗瀑布 C.秋天,菊香滿園 D.冬天,雪花飄飄 組卷:3478引用:154難度:0.9 -
2.“破鏡”不能“重圓”的原因是( )
A.分子間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的分子間只有斥力沒有引力 C.玻璃碎片間的距離太大,大于分子間發生相互吸引的距離 D.玻璃表面太光滑 組卷:476引用:42難度:0.9 -
3.一個物體的溫度升高,則( )
A.它的熱量增加了 B.它的內能增加了 C.它一定吸收了熱量 D.一定是別的物體對它做了功 組卷:30引用:5難度:0.9 -
4.小明根據下表所提供的數據得出了四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
幾種物質的比熱容/J?(kg?℃)-1 水 4.2×103 水銀 0.14×103 酒精 2.4×103 沙石 0.92×103 煤油 2.1×103 鋁 0.88×103 冰 2.1×103 銅 0.39×103 A.液體的比熱容一定比固體的比熱容大 B.同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后,比熱容不變 C.由于水的比熱容大,同樣陽光照射下,海水升溫比沙灘快 D.2kg的水溫度升高50℃,吸收的熱量是4.2×105J 組卷:66引用:2難度:0.9 -
5.關于物質的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它反映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的大小 B.物質的比熱容跟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少有關 C.溫度高的物質比溫度低的物質的比熱容大 D.比熱容跟物質的質量、升高的溫度有關 組卷:99引用:2難度:0.8 -
6.關于固態、液態、氣態物質的分子結構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固態物質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 B.液態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的小 C.氣態物質中分子極度散亂、間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間作用力極小 D.固態、液態、氣態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其結構特點大同小異沒有根本區別 組卷:112引用:2難度:0.7 -
7.將紅墨水滴入水中,一會兒整杯水變紅了,這一現象中( )
A.只有水分子運動,進入墨水分子間隙 B.只有墨水分子運動,進入水分子間隙 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運動,彼此進入對方的分子間隙 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運動,只是墨水分子進入水分子間隙 組卷:1921引用:22難度:0.6 -
8.如圖是小勇描繪的同一緯度某沿海城市和某內陸城市一年內氣溫隨月份變化的圖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線是內陸城市的氣溫圖線,因為砂石的比熱容較大 B.虛線是沿海城市的氣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 C.實線是沿海城市的氣溫圖線,因為砂石的比熱容較小 D.虛線是沿海城市的氣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小 組卷:605引用:14難度:0.6 -
9.請你想象一下,假如“水的比熱容變為原來的一半”,則可能會出現( )(c水=4.2×103J/(kg?℃),c砂石=0.92×103J/(kg?℃))
A.同體積的水質量會減半 B.沿海地區的夏季比內陸地區更涼爽 C.沿海地區的晝夜溫差會變大 D.以上說法都不對 組卷:171引用:2難度:0.6
四、計算題
-
26.一定氣壓下,某種晶體熔化成同溫度液體時所吸收的熱量Q與其質量m之比叫該晶體的熔化熱,用字母λ表示。關系式為Q=λm(式子中各物理量均用基本單位)
某同學為了測量冰的熔化熱,他找來了電加熱器、帶有隔熱裝置的燒杯、秒表、溫度計和天平等器材;設計了圖中所示裝置測量冰的熔化熱。
若電熱器每秒放熱為700J,把0.5kg的冰塊加熱使其完全熔化用了4min。
(1)不計熱損失,冰熔化吸收熱量是多少?
(2)一定氣壓下冰的熔化熱為多少?
(3)實際實驗中有熱損失,測得冰的熔化熱是偏大還是偏小?組卷:728引用:2難度:0.5 -
27.吃早飯的時候,媽媽用熱水給小雪加熱250g的袋裝牛奶。為了使這袋牛奶的溫度由12℃升高到42℃,媽媽用60℃的熱水給牛奶加熱。
[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該牛奶的比熱容為2.5×103J/(kg?℃)].問:
(1)在加熱過程中,牛奶吸收了多少熱量?
(2)問媽媽至少要用多少千克熱水給牛奶加熱?組卷:262引用:5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