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6-2017學年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稠州中學九年級(上)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3 16:30:6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

          • 1.根據教材所學知識判斷下列土壤組成模型中,最適合農作物生長的是(  )

            組卷:29引用:1難度:0.9

          二、填空題(每空格2分)

          • 4.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可以用單位時間內吸收或釋放二氧化碳的量來表示.如圖表示某植物在恒溫30℃時,處于不同光照強度下在單位時間內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釋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釋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葉表皮的
             

            (2)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那么,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到2 5℃時,圖中曲線上的A點將向移動
             
            (填“上”或“下”).

            組卷:32引用:3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格3分,第(3)小題每空1分)

          • 5.對自然的認識是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請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物質全部來自土壤;
            材料二:17世紀,比利時海爾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樹種在裝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澆水。經過五年,再次稱重,柳樹質量已達80多千克,而泥土減少卻不到100克,如圖甲所示。

            材料三:18世紀,英國普利斯特利通過如圖乙實驗發現,A鐘罩內的小鼠很快死亡,B鐘罩內的小鼠卻可活較長時間。
            材料四:1864年,德國薩克斯發現綠色植物在光下還能合成淀粉等物質。1897年,人們首次把綠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現象稱為光合作用。
            (1)如果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成立,則海爾蒙特的實驗結果為
             

            (2)普利斯特利實驗說明了
             

            (3)如今,依據碘能使淀粉變
             
            色的特點,常通過檢測淀粉來判斷植物是否進行了光合作用。為便于觀察,需進行如圖丙的實驗,當實驗結束取出小燒杯后,可觀察到酒精和葉片的顏色分別是
             

            組卷:46引用:8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