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九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3 16:0:2
一、單項選擇:以下每題都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1分,共22分。
-
1.2021年12月21日,在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廈門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再開新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再譜新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因為( )
A.改革開放是影響世界的決定力量 B.改革開放要全面深化進行 C.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D.改革開放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組卷:19引用:4難度:0.8 -
2.2022年3月4日,科技部等發布的《“十四五”東西部科技合作實施方案》要求,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體、要素融通、合作共贏,健全東西部科技合作體系,推動資源共享、人才交流、平臺聯建、聯合攻關、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這有利于解決我國當前( )
A.經濟發展速度較低的問題 B.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C.城鎮化水平不高的問題 D.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3.習近平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說,“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我們不能滿足于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說明( )
①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②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同步富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4.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我國航天事業創建60多年來,突破了一項項關鍵技術,取得了一個個輝煌成就。這( )
①有利于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表明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果顯著
③說明科技創新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④表明我國科技水平總體很高,已建成創新型國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14引用:2難度:0.3 -
5.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指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總量的38.6%,保持9.7%高速增長。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一步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建設數字中國。上述材料表明( )
①發展數字經濟是當前我國的中心工作
②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③數字經濟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④發展數字經濟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組卷:15引用:1難度:0.3 -
6.“雙減”旨在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因為教育是( )
A.改革開放的生命 B.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C.文化最深層內核 D.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組卷:25引用:3難度:0.5 -
7.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下列對上述的“制度體系”認識正確的是( )
A.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通過協商能畫出“最大同心圓” 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人民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 組卷:20引用:2難度:0.9 -
8.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國采取的諸如建方艙醫院、居家隔離、武漢封城等有力措施,都是經專家、學者論證后實施的。這體現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專家咨詢制度 C.社會聽證制度 D.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 組卷:397引用:56難度:0.8
二、簡要回答: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簡要回答問題。本大題共兩小題,23題6分,24題9分,共15分)
-
24.2022年2月,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
以“中國風”托起“冬奧范”,是文化自信的生動表達,驚艷了世界。北京冬奧會會徽,方寸之間創造性地融匯了篆刻、剪紙、書法與冰雪運動,讓世界品味意蘊豐厚的東方美學。“科技冬奧”研發項目,為更好辦賽、參賽、觀賽提供了科技支撐。工作人員、志愿者們敬業奉獻,收獲了來自世界的掌聲。2022年4月8日,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
(1)中華文化閃耀冬奧舞臺,驚艷了世界,請你闡述它的特點。
(2)北京冬奧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彰顯。有同學認為:“自強不息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北京冬奧會收獲來自世界的掌聲,皆因我們高揚這一精神。”請你聯系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評析。組卷:5引用:1難度:0.1
三、分析說明: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取信息解決問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3分。
-
25.某校九(1)班開展“推進民主法治,體現責任擔當”社會實踐活動,請你參與。
【民主有亮度】2021年,共有33部法律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30多萬人次參與提出意見,不少意見得到吸收采納。全國人大常委會暢通民意表達渠道,使更多人由立法的旁觀者成為參與者,讓每一個人的智慧在立法中閃光。
(1)請運用追求民主價值的相關知識對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舉措進行分析。
【民生有溫度】新華社大型紀錄片《共同的追求》彰顯著黨的奮斗目標,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真實寫照。郵政小哥柴閃閃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扛著責任去往北京“遞民意”;高鐵時代,中國仍保留81對公益性“慢火車”,拉近偏遠山村與城市生活的距離;透過治沙措施“草方格”,人們欣喜看到中國荒漠化面積持續縮減;20多年三萬余場“懇談會”,記錄了中國基層協商民主的一種典型形式。
(2)黨的奮斗目標是什么?根據材料,概括黨和國家為實現這一目標所做的努力。
【法治有力度】江蘇擦亮“不見面審批”品牌。對納入“不見面審批”的事項,在同級政務服務網上公布統一標準和流程,讓企業群眾看得懂、走得通、辦得好。按“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誰行權、誰擔責”原則,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確保“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舉措落地生效。
(3)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建設法治政府要求的?組卷:23引用:1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