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7課 大雁歸來》2022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12/16 5:0:2

          一、積累運用(16分)

          • 1.根據句中的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1)但當一群大雁沖破了三月暖流的(wù ǎi)
             
            時,春天就來到了。
            (2)它還可以糾正自己的錯誤,繼續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
             
            。
            (3)第一群大雁一旦來到這里,它們便向每一(qiān xǐ)
             
            的雁群喧嚷著發出邀請。
            (4)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澤上空做試探性的盤旋,而像(diāo líng)
             
            的楓葉一樣,搖晃著從空中落下來。

            組卷:179引用:4難度:0.9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并加以更正。
            (1)單調枯躁的數字竟能如此進一步激發愛鳥者的感傷。
            (2)在五月來到之時,我們的沼澤便再次成為迷漫著青草氣息的地方。

            組卷:27引用:3難度:0.9
          • 3.下列修辭手法運用不當的一項是(  )

            組卷:367引用:7難度:0.5

          三、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9分)

          • 10.閱讀下文,完成文后的問題。
                  ①蚯蚓,是一種環節動物,屬質足綱寡毛目。
                  ②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腐殖有機物和泥土為食。凡經它吞入而排出的泥土均成團爛結構,增強了土壤中的透氣性和透水性,而且它排出的糞便是一種良好的有機肥料,富有硝酸鹽和鉀鹽,可改變酸性或堿性土壤,使變成中性,對農作物的生長極為有利。因此,自古以來,蚯蚓就被人們譽為“耕耘能手”和改良土壤的“功臣”。
                  ③蚯蚓有驚人的消化系統,嗜糞肥和各種有機廢物,除玻璃、塑料和金屬外,其他垃圾它都“吃”,諸如蛋殼、香蕉皮、硬紙板或下水道中的污物,它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胃口也大得驚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座蚯蚓養殖工廠,養殖了5億條蚯蚓,每天吃掉垃圾200噸,并獲得了大量的優質肥料。日本的一家工廠,每年處理木漿殘渣需要40萬美元,而購進125噸蚯蚓后,不僅及時清理了這些廢料,還可以轉而將蚯蚓糞便賣給附近的蔬菜農場,很快就收回了成本。所以,蚯蚓既是保護環境、處理城市有機廢物的“主力軍”,又是優質肥料的天然制造者。
                  ④蚯蚓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因而成為現代化畜牧業、漁業的優良飼料、餌料。近年來,人們把蚯蚓烹調成營養豐富的佳肴。將來蚯蚓有可能成為人類攝食的主要動物蛋白。
                  ⑤由此看來,蚯蚓確實是人類的摯友。由于蚯蚓神通廣大,又具有分布廣、適應性強、繁殖快、易管理等特點,很適合規模養殖利用,讓它為人類造福。
            (1)第②段加點的“其”指代
             
            。
            (2)請指出畫橫線句在第三段中的作用
             
            。
            (3)第④段的說明順序是
             

            (4)說說第⑤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
             
            。

            組卷:39引用:3難度:0.8
          • 11.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各題。
            候鳥的遷徙
            余夫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類會驚奇地仰望著天上那些成群結隊、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測的旅客--候鳥。經過億萬年的自然進化,候鳥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與越冬地之間沿相對固定的路線往返遷徙的獨特習性。全世界9000多種鳥類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鳥都是候鳥,每年遷徙的候鳥數量可達100億只以上。
                  ②同一季節,隨著緯度的改變,氣溫會產生梯度性的變化,特別是北半球的大塊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蓋,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許多鳥類不得不越過赤道,飛到南半球越冬。正因為這個原因,大多數候鳥的遷徙路線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顯。
                  ③人們用多種方法觀測候鳥的飛行路線,如望遠鏡觀察、雷達探測、給鳥涂顏料和環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是環志法。環志法是將金屬或塑料做成腳環(或頸環、翅環),刻上環志國家、單位和編碼,將環固定在候鳥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記錄,將鳥放飛后,期望通過再次觀測到它或回收腳環,這樣能更好地了解被環志的鳥兒遷徙的時間、路線等數據。隨著衛星應用技術的發展,科學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鳥身上安裝小型無線電信號發射器,通過定向接收機接收信號來觀測候鳥的行蹤。
                  ④經過長期監測,鳥類學家認為全世界候鳥遷徙路線主要有以下幾條:東亞-澳大利亞、中亞-印度、西亞-東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這些遷徙路線就如一條條“高速公路”,任由鳥兒們飛來飛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遷徙的過程中,鳥類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磺鹀是美國東部隨處可見的一種鳴禽,每年秋季,它們都會飛行3800千米,到達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馬等地。讓人驚奇的是,它們是以星星為標記進行遷徙的。具體用來判斷方位的是北極星中心約35°以內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說,在這個區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龍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們的路標,其卓越的導航本領讓科學家驚嘆不已。白頰林鶯,從加拿大遷往南美洲時需要面對飛行路線的選擇:如果沿著美國海岸南下,經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會減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遙遠。然而,這些小鳥的選擇是直接勇敢的飛越大西洋,并有規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島嶼上休息。另外,白頰林鶯還會選擇好的天氣和合適的風向,以使旅途更舒適,真是有勇有謀。
                  ⑥對候鳥來說,遷徙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有樂趣。它們在遷徙途中要遇到許多想象不到的困難:飛過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層、迎著暴風雨、遭遇天敵,還有被人類捕食的危險……比如從英國出發的家燕,首先飛越英吉利海峽,穿過法國的比利牛斯山脈,跨過地中海,途經撒哈拉沙漠,再抗擊熱帶風暴的襲擊,抵達剛果的雨林,最后到達南非。經過超過10000千米、長達4個月的旅程,只有大約一半的成年個體能夠存活下來。這是多么悲壯的旅程??!
                  ⑦遷徙無疑是候鳥生活中最大的“冒險事業”,每年都會有無數的候鳥永遠無法到達它們的目的地。但是,它們仍然會沿著一定的路線,春來秋往,從不失信。遷徙對候鳥來說,是使命,是責任,是一種承諾。
            (選自《百科知識》,有改動)(1)根據選文內容填空。
                  選文②--⑥段從候鳥遷徙的原因、候鳥遷徙的觀測、A
             
            、B
             
            、C
             
            五個方面依次介紹了候鳥遷徙的知識。
            (2)選文第⑥段主要使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3)選出下列對選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選文中“高速公路”“冒險事業”等詞,使說明顯得生動而有情趣;而“大多數候鳥遷徙的路線呈南北方向”中“大多數”一詞則體現了文章語言的準確性。
            B、在眾多觀測候鳥飛行路線的方法中,被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是環志法。
            C、硫磺鹀是以星星為標記進行遷徙的,具體用來判斷方位的是北極星中心約35.以外的北方天空。
            D、作者對候鳥遷徙中表現出來的勇氣、守信責任是肯定和贊美的。
            (4)請聯系選文內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寫出探究結果。
            【材料一】1985年,首次遷徙到昆明的紅嘴鷗有9000多只,到2015年已達40500只。近年來,昆明已建成大量滇池湖濱濕地,許多候鳥都來昆明棲息繁衍。
            【材料二】仙鶴是我國境內重要的遷徙鳥類。它們的越冬地和中途停留地,目前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保護,大多數都已建立了自然保護區。
            【材料三】1985年12月,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護紅嘴鷗的通告。1982年,國務院決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在我國開展“愛鳥周”活動,從2006年開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起,每年5月的第二個周末舉行“世界候鳥日”活動。

            組卷:168引用:10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