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黑龍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上)開學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44分)

          • 1.讀我國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氣溫分布示意圖,完成1~2題。

            圖中某河流流域內海拔最高的地區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60
          • 2.讀我國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氣溫分布示意圖,完成1~2題。

            水流速度最快的河段是(  )

            組卷:2引用:0難度:0.80
          • 3.廣州(113°E)的楊先生到緯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休假,飛機在北京時間5:30從旭日東升的當地機場起飛,經過7小時輾轉飛行,在島上機場降落,下飛機后又花費約半小時的時間趕到臨近機場的海灘上,正好看到一輪紅日懸掛在海面上,滿海金波,令人嘆為觀止。如圖為夏威夷島機場分布圖,讀圖完成3~4題。
            楊先生趕到臨近機場的海灘上時,附近椰子樹的影子朝向(  )

            組卷:3引用:0難度:0.40
          • 4.廣州(113°E)的楊先生到緯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休假,飛機在北京時間5:30從旭日東升的當地機場起飛,經過7小時輾轉飛行,在島上機場降落,下飛機后又花費約半小時的時間趕到臨近機場的海灘上,正好看到一輪紅日懸掛在海面上,滿海金波,令人嘆為觀止。如圖為夏威夷島機場分布圖,讀圖完成3~4題。
            楊先生計劃第二天前往島上奇特的熱帶雨林探秘。該目的地最可能位于降落機場的(  )

            組卷:3引用:0難度:0.50
          • 5.讀秦嶺山區某地附近等高線地形圖(如圖),完成5~6題。

            若圖中兩條河流的支流可能會相連,則流量顯著增大的地點是(  )

            組卷:3引用:0難度:0.70
          • 6.河流源頭有著溯源侵蝕的能力,會切穿山脊,導致與附近的河流相連,產生河流襲奪現象。地勢更低的河流奪取海拔稍高的河段,帶來部分河段改向。如圖為秦嶺山區某地附近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3~4題。

            唐代詩人岑參在《登總持閣》中寫道“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圖中最可能欣賞到詩中景觀的是(  )

            組卷:4引用:0難度:0.50
          • 7.鄭州市(34.8°N,113.7°E)某校修建有環形教學樓(如圖1),高一年級的某學生發現從立春開始,教室外走廊的正午陽光不再被完全遮擋。圖2是春分日該學生面向正東拍攝的一張照片,圖3為二十四節氣表。讀圖完成7~9題。

            該學生拍攝的教室位于環形教學樓的(  )

            組卷:7引用:0難度:0.60
          • 8.鄭州市(34.8°N,113.7°E)某校修建有環形教學樓(如圖1),高一年級的某學生發現從立春開始,教室外走廊的正午陽光不再被完全遮擋。圖2是春分日該學生面向正東拍攝的一張照片,圖3為二十四節氣表。讀圖完成7~9題。

            該學生拍攝的時間可能為(  )

            組卷:3引用:0難度:0.70

          二、綜合題(共56分)

          • 4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國東北地區黑土廣布,土質松軟,有機質含量高。這里春季大風天氣較多,夏季降雨充沛,草甸植物茂盛,冬季寒冷。近些年來,東北地區黑土流失、肥力衰退問題日益嚴重。中國農業大學在吉林省梨樹縣建有試驗田,以秸稈還田為基礎推行免耕法,對土壤進行修復和保護,效果明顯。如圖是該試驗基地制作的“傳統耕作方式和免耕法對土壤的影響對比圖”。
            該校大四畢業生小亮同學畢業論文以黑土流失與整治為研究主題,小亮了解到免耕法的具體做法是:秋季玉米收獲時,運用收割機一邊收獲作物一邊將秸稈切斷,均勻覆蓋在土壤表層,同時將秸稈高茬留在田地;春季播種時不需要挖開土地,通過機器將種子精準地埋進地里,避免對土壤的擾動。

            (1)小亮在查閱資料時,了解到東北天然黑土中的有機質含量與當地獨特氣候密切相關。說明當地氣候如何促進有機質的積累。
            (2)小亮在試驗田調研時,發現農民對這種將碎秸稈均勻覆蓋在土壤表層,同時將秸稈高茬留在田地的做法很認可。指出送兩種做法的主要目的。
            (3)試驗田研究員告訴小亮,在傳統的耕作方式下(圖1),頻繁翻耕的土壤在農具的擠壓和降水的影響下,會在下方形成一層緊實的“犁底層”,作物根系遇到這一層后難下扎,通氣透水不便。與傳統耕作方式對比,說出免耕法能讓土壤肥力得以改善的原因。

            組卷:33引用:3難度:0.6
          • 4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蘭卡是北印度洋上的島國(圖1),屬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大(圖2),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斯里蘭卡自古以來就有“寶石王國”之稱,其90%的土地含有寶石及半寶石類的石頭,其種類占到世界的一半。寶石原巖以古老的變質巖為主,隨地殼運動隆起上升到達地表,現普遍富集于沖積層(即河谷地帶)中,埋藏淺。在斯里蘭卡,大部分寶石從挖掘、淘洗到篩選均由人工進行,寶石開采、加工和銷售大多以家庭為單位完成。

            (1)在圖3內繪制圖2中甲-乙之間的年降水量變化曲線圖,并描述斯里蘭卡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征。
            (2)推測一年內斯里蘭卡開采寶石的最佳時期,并分析原因。
            (3)說明制約斯里蘭卡寶石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組卷:8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