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學高三(上)周考生物試卷(8.14)
發布:2024/12/10 13:30:1
一、選擇題
-
1.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象。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大,③比④放大倍數小 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應選用③,同時提升鏡筒 C.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調節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數最大,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②③⑤ 組卷:422引用:231難度:0.9 -
2.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的基本步驟包括:
①調節細準焦螺旋;
②轉換高倍鏡;
③把分裂中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
④將洋蔥根尖永久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觀察。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組卷:45引用:70難度:0.9 -
3.某同學用同一臺顯微鏡觀察同一個裝片四次,得到如圖表示的四個清新的物像.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換用高倍物鏡前應先提升鏡筒 B.實驗者若選用目鏡15×和物鏡40×組合觀察,則像的面積是實物的600倍 C.若每次操作都未調節反光鏡,看到清晰像時物鏡離裝片最遠和光圈最大的分別是①④ D.換用高倍物鏡后需調節粗準焦螺旋才能觀察到清晰的物像 組卷:25引用:12難度:0.9 -
4.如圖示意圖表示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部分操作過程,其中敘述錯誤的是( )
A.圖①視野中的圖象是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的 B.利用圖①視野中的圖象,要看清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應將裝片適當向左移動 C.若圖②表示將顯微鏡鏡頭由甲轉換成乙,則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減少 D.若圖②表示將顯微鏡鏡頭由甲轉換成乙,為了方便操作,可以將鏡筒升高 組卷:22引用:12難度:0.9 -
5.觀察細胞結構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低倍鏡下物像清晰,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應首先調節細準焦螺旋 B.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藍藻細胞,可以觀察到核糖體,以及中心體等結構 C.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物鏡發現異物不動,移動裝片也不動,則異物在目鏡上 D.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為防止產生氣泡,首先在載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蓋上蓋玻片 組卷:85引用:52難度:0.7 -
6.下列化合物中,含化學元素種類最少的一組是( )
①胰島素
②乳糖
③核苷酸
④磷脂
⑤脂肪
⑥RNA
⑦抗體
⑧纖維素A.①②⑦ B.④⑤⑧ C.②⑤⑧ D.③⑥⑧ 組卷:152引用:38難度:0.9 -
7.下列關于生物體內水和無機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是細胞中能源物質之一 B.哺乳動物血液中鈣離子含量過多會引起抽搐 C.某些無機鹽能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 D.生物體處在不同發育期,含水量基本一樣 組卷:61引用:47難度:0.7 -
8.細胞內的生物大分子是由單體相互結合形成的多聚體.圖中甲、乙、丙為細胞內重要的三種多聚體,a和b為其單體.請結合此圖,判斷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人體細胞內,a共有4種 B.ATP是由a連接兩個高能磷酸鍵形成的 C.b可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 D.在某人的神經細胞和肝細胞中,甲一般相同,乙、丙一般不相同 組卷:44引用:15難度:0.9 -
9.如圖表示真核細胞某些結構的主要組成成分(圖中字母是元素符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結構1功能的復雜程度主要是由圖中甲的種類和數量直接決定的 B.物質乙、丙的單體分別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薩頓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證明了基因在結構2上 D.結構2在有絲分裂時會呈現周期性的變化 組卷:54引用:28難度:0.9
二、非選擇題:
-
28.圖表示構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示意圖,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質,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請分析回答:
(1)物質a是
(2)若某物質B的生理功能是催化淀粉水解,則B是
(3)物質c共有
(4)與d同屬于一類的還有組卷:27引用:5難度:0.5 -
29.如圖表示生物體內某些有機物的組成關系及功能關系,其中C、D、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是主要的遺傳物質,A、B是組成它們的基本單位.請據圖分析回答:
(1)真核生物體內的A物質有
(2)合成C、D的A物質的不同點表現在
(3)C存在的主要場所是組卷:38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