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中考物理二模試卷

          發布:2024/5/8 8:0:8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

          • 1.“比值定義”法就是用兩個或多個物理量之比定義另一個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用這種方法定義的是(  )

            組卷:19引用:1難度:0.8
          • 2.今年3月,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物理學家RangaDias團隊宣稱,他們研發的一種镥氮氫材料在近1萬個大氣壓(1GPa)下實現了室溫超導,數月后我國南京大學超導研究人員推翻了美國超導室溫熱研究。即使真的有室溫超導體,也不能用它制作(  )

            組卷:249引用:6難度:0.8
          • 3.如圖所示,是做物理實驗時常用的1號干電池。小明對該電池的一些物理量有如下估測:①高度約60mm;②質量約500g;③電壓約1.5V;④密度約1g/cm3。其中最符合實際的是(  )

            組卷:103引用:2難度:0.8
          • 4.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國勞動人民就掌握了青銅器鑄造技術。用石杓舀出液態銅倒入陶范中冷卻成固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71引用:1難度:0.7
          • 5.如圖所示,小明用注射器做了兩個小實驗。第一次將活塞推到底端后,用橡皮帽堵住小孔,向外拉動活塞要用很大的力;第二次將活塞拉到頂端后,用橡皮帽堵住小孔,向內壓活塞,開始較易后來很難。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組卷:80引用:1難度:0.7
          • 6.俄烏軍事沖突以后,石油、煤、天然氣的供應在國際市場上非常緊張,許多國家都在謀求長遠的能源出路。下面有關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3引用:1難度:0.8
          • 7.現代生活離不開電,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電規范的是(  )

            組卷:25引用:2難度:0.7
          • 8.據有關媒體報道,我國的第三艘航母將使用電磁彈射,它的彈射車與艦載機的前輪連接,并處于強磁場中,當彈射車內的導體通入強電流時,立即產生強大的推力,使艦載機快速起飛。在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中,與電磁彈射器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組卷:1185引用:18難度:0.6
          • 9.三個相同的磁環a、b、c(質量均為m)套在有木質底座的光滑木桿上,由于磁極間的相互作用,上面兩個磁環都懸在空中,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6引用:1難度:0.7
          • 10.汽車上的“安全帶提醒”電路由電源、蜂鳴器(用電鈴符號表示)、保護電阻、開關S1、S2組成。座椅上有人時S1閉合,否則斷開;座椅上的人系好安全帶時S2斷開,否則閉合。有人坐到座椅上未系安全帶時蜂鳴器發出“嘀嘀”聲提醒,座椅上的人系好安全帶時蜂鳴器不響。如圖所示的電路圖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組卷:113引用:2難度:0.7

          三、解答題(本大題有8小題,共50分,解答第25、26題時必須要寫出解題過程)

          • 30.小明猜想滑動摩擦力大小可能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為了驗證猜想,他用三個完全相同的木塊A、B、C進行實驗:

            (1)將木塊A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A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測力計的示數F1。根據
            可得出木塊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
            N,再將木塊B疊放在木塊A的上面(如圖乙),用同樣的方法測出木塊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1.2N,然后又將木塊C疊放在木塊B的上面(如圖丙),再測出木塊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1.8N。分析以上實驗過程及測得的數據可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且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成
            比。
            (2)小明還想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另一個因素的關系,他還需添加
            (選填“斜面”“毛巾”或“鉤碼”)。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將A和B固定在一起后(木塊A和B接觸面用雙面膠粘貼) 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丁),再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它們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F4=1.2N,比較圖乙和圖丁及F2和F4的大小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的大小無關。
            (4)如果將木塊A、B、C按圖戊那樣固定在一起后(木塊A、B、C的接觸面用雙面膠粘貼)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它們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5=
            N,此時木塊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
            N。

            組卷:78引用:1難度:0.4
          • 31.小明用三節新干電池組成的電池組(電壓恒為4.5V)、電阻箱(能提供的阻值是0-9999Ω之間的任意整數值)、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和導線來做“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

            (1)檢查器材時發現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看不清楚,于是他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測量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
            ①請按圖甲所示的電路圖將圖乙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②連好電路后,閉合開關前,除了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到阻值最大處外,還要將電阻箱的阻值調到最
            (選填“大”或“小”);
            ③閉合開關后,改變電阻箱接入的電阻,讀出三次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如表,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Ω(取整數)。
            實驗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Ω
            1 3.0 0.3
            2 2.0 0.22
            3 1.5 0.14
            (2)測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后,小明用圖乙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步驟如下:
            ①先調節電阻箱,使其接入阻值為12Ω,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直到電壓表示數為某一值時,電流表指針如圖丙所示,讀出電流表的示數是
            A,并記入表中;
            實驗次數 1 2 3 4
            電阻R/Ω 12 10 4
            電流I/A 0.24 0.50
            ②再調節電阻箱,使其接入阻值為10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由上一次的位置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直到電壓表示數為
            V時,讀出電流表示數記入表中;
            ③為了尋找普遍規律,他又測了兩組數據記入表中。分析數據時發現,第4次實驗測出的電流有誤,小明回憶是從第3次到第4次改變電阻箱接入電阻后,沒有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就直接讀出電流表的示數造成的,那么小明第3次實驗時電阻箱接入的阻值是
            Ω(取整數)。

            組卷:98引用:1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