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洲泉中學七年級(上)第一次調研科學試卷
發布:2025/1/1 12:0:3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30分)
-
1.奧斯特在整理器材時偶然發現電流使磁針發生偏轉的現象,經過長期研究之后,最終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
A.科學無止境,我們要不斷發現新問題 B.科學就在身邊,應該細心觀察 C.科學技術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D.科學技術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 組卷:6引用:3難度:0.8 -
2.以下是研究動物行為的常用方法,其中屬于實驗法的是( )
A.用望遠鏡觀察非洲獅的活動 B.用聲波干擾水中活動的海豚,觀察到海豚對聲波反應敏感 C.用放大鏡觀察螞蟻的觸角 D.用攝像機拍攝獵豹的奔跑,研究獵豹追擊獵物的方法 組卷:5引用:2難度:0.5 -
3.某同學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穩,面對刻度,仰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21mL。她倒出一部分液體,又平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11mL。這位同學倒出的液體的體積是( )
A.10mL B.小于10mL C.大于10mL D.無法判斷 組卷:23引用:5難度:0.5 -
4.某同學養了一只兔子,她看到兔子會吃胡蘿卜、白蘿卜、土豆,她想證實胡蘿卜是不是所有該種兔子都最愛吃的食物,于是她用胡蘿卜、白蘿卜、土豆切成若干等大的小塊進行實驗探究。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此實驗的假設可以是“該種兔子可能最愛吃胡蘿卜” B.實驗過程中,她應該分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分別投放三種食物 C.三種食物在投放時應該注意等量、同時、距兔子的距離相等 D.若想增加實驗結果的科學性,應該多取幾只生理狀況相同的同種兔子來進行實驗 組卷:11引用:5難度:0.5 -
5.下列各圖所示內容中,都屬于器官這一層次的一組是( )
A.甲、丙、丁 B.甲、乙、丙 C.丙、丁、戊 D.甲、丙 組卷:30引用:2難度:0.5 -
6.表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在制作臨時裝片進行觀察時發現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其中有一項問題和原因不能對應,請你找出這一項( )
選項 同學 問題 原因分析 A 甲 視野中的口腔上皮細胞大量破裂 載玻片上滴的染液太多 B 乙 視野中有很多黑色圓圈 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 C 丙 視野中沒有光斑 物鏡、通光孔、光圈沒有對成一條直線 D 丁 視野中洋蔥表皮細胞重疊 撕取的洋蔥表皮太厚,或未在在玻片上展平 A.A B.B C.C D.D 組卷:6引用:3難度:0.5 -
7.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
A.900納米=900×10微米=9000微米 B.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C.0.5毫米=0.5毫米×1000微米=500微米 D.1.8米=1.8×1000=1800毫米 組卷:5引用:4難度:0.5 -
8.一支已用過的體溫計,水銀柱液面示數為37.9℃,消毒后,用此體溫計直接測兩個病人的體溫,第一個為37.9℃,第二個為38.6℃,由此可以確定( )
A.兩個病人都在發燒 B.第一個病人發燒,第二個病人不發燒 C.第一個病人不發燒,第二個病人發燒 D.第一個病人可能發燒,第二個病人一定發燒 組卷:15引用:3難度:0.5 -
9.以下操作導致的結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在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時,若視線是俯視的,則測得的體積比液體的真實體積要大 B.一刻度尺的刻度比標準刻度間隔小些,則用這把刻度尺測得的數值比真實值要大 C.用累計法測細金屬絲的直徑時,若繞線沒有緊密,則測量值比真實值要大 D.用鋼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別測同一物體的長度時,則夏天的測量值比冬天要大 組卷:25引用:12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32分)
-
28.小明做了如下實驗來研究溫度、光照、水分對馬鈴薯生長發育的影響.
①取4個同樣大小的花盆,分別裝滿同樣干燥的土壤,并編號.
②將一個剛出芽的馬鈴薯塊莖切成大小相同的4塊,每塊馬鈴薯上都帶有芽眼.將這4塊馬鈴薯分別埋進4個花盆土壤中,處于適宜的、相同的濃度.
③將這4個花盆分別放在不同的環境中(見表),進行觀察并記錄.
請問:編號 環境條件 1 室溫(20℃),光照充足,適量澆水 2 室溫(20℃),黑暗中,沒有澆水 3 低溫(0℃),光照充足,沒有澆水 4 室溫(20℃),黑暗中,適量澆水 5 低溫(0℃),光照充足,適量澆水
(1)將1號和5號花盆進行比較,可以研究
(2)將
(3)這個實驗在設計上還存在一些缺陷,請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組卷:14引用:5難度:0.5 -
29.某品牌洗手液號稱完全不影響環境,麗麗想做實驗證實該洗手液是否會影響蚯蚓的生活。
(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實驗準備:生長狀況相似的同種蚯蚓40條,噴霧器2個,清水,稀釋為1%的洗手液溶液
實驗步驟:
①將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均勻鋪撒在大紙盒中,沿中線均分為A、B兩個區域(如圖所示)。在A、B兩個區域的土壤中分別放入20條蚯蚓,蓋上紙盒蓋,置于室溫;
②每天向A區域噴灑1%洗手液溶液10mL,向B區域噴灑清水10mL;
③兩周后,翻開土壤,分別統計A、B兩個區域中存活蚯蚓的數量。
實驗結果:A區域存活的蚯蚓有2條,B區域有18條。
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3)實驗中每組使用了20條蚯蚓,而不是1條,理由是
(4)該探究實驗的變量是
(5)假如其他同學也照此方案進行實驗,得到了多組數據,則應取他們的
(4)得出結論:組卷:15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