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小升初科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

          • 1.1831年,達爾文乘坐貝格爾號開始多年的自然考察,對動植物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采集,提出了
             
            學說,還出版了
             
            。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2.設計調查問卷時要注意:問卷設計要科學,要緊緊圍繞自己的
             
            ,要有被調查人的
             
             
             
            等項的填寫要求;所發的問卷數量不能少于
             
            份。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3.常見的材料分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有
             
            、
             
            ,人造材料有
             
            、
             
            。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4.陽光、
             
            、
             
            、
             
            等構成了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

            組卷:19引用:3難度:0.7

          三、綜合題。(共25分)

          • 12.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垃圾是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其排出量大,成分復雜,具有一定的污染性,也有一定的回收價值。生活垃圾被劃分為四類,它們分別是可回收物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垃圾表示適宜回收和可循環再利用的物品,包括紙類、塑料、玻璃、織物和瓶罐等,用藍色垃圾容器收集,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質,需要特殊安全處理的垃圾,包括電池、燈管和日用化學品等,用紅色垃圾容器收集,其它垃圾表示分類以外的垃圾,用灰色垃圾容器收集。
            (1)可回收物垃圾指的是
             
            。
            (2)閱讀材料,我們發現紅色垃圾桶收集的是
             
            垃圾。
            (3)下列垃圾桶標志分別代表不同類型的垃圾,請將下列垃圾與所對應的類型連線。
            (4)六一班的學生在對垃圾處理情況調查時發現,居民對垃圾怎樣分類了解的少,生活中還不能做到正確分類甚至不分類,針對這種現狀,作為建設綠色社區一員,你有什么建議?(寫出三點)

            組卷:2引用:1難度:0.4
          • 1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講述的是這樣一個場景:樹上有一只蟬,它一邊吃著樹葉,一邊鳴叫,卻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它的后面。螳螂想捕蟬,但不知旁邊又來了黃雀。
            (1)“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可以看成動物之間的
             
            。
            A.競爭關系
            B.合作關系
            C.食物關系
            (2)“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所表示的食物鏈正確的是
             
            。
            A.樹→蟬→螳螂→黃雀
            B.黃雀→螳螂→蟬
            C.蟬→螳螂→黃雀
            (3)如果黃雀的數量大量減少,則螳螂的數量會有什么變化?

            組卷:11引用:1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