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高新二中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9/3 0:0:8
一、單項選擇(每題1分,共22分。)
-
1.有人說:“打疫苗就是在履行社會責任,共筑全民免疫長城,每個人都是免疫長城中不可或缺的一塊‘磚’!”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我們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 B.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只需對自己負責 C.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D.不同的社會關系確定了人的不同身份 組卷:47引用:9難度:0.8 -
2.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社會和諧離不開你我他的擔當,這要求我們( )
A.獲得社會的物質支持 B.汲取社會的精神滋養 C.提升素質,服務社會 D.利用社會條件成就自己 組卷:15引用:2難度:0.8 -
3.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又是民法一項基本原則的是( )
A.熱愛祖國 B.誠實守信 C.以禮待人 D.尊重他人 組卷:33引用:4難度:0.8 -
4.每年兩會期間,中國政府網聯合多家網絡媒體平臺,誠邀公民參與“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網絡豐富了民主形式
②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③網絡擴大了民主權利
④網絡使人們更加便利地參與政治生活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組卷:19引用:3難度:0.6 -
5.過去三年,騰訊和故宮博物院共同進行了一系列結合科學與藝術之美的探索,推出了故宮QQ表情、《奇跡暖暖》的故宮傳統服飾主題、以故宮南遷歷史為素材的原創漫畫《故宮回聲》《故宮會唱歌》音樂專輯等十多個項目,讓“國潮”在年輕人之間更加流行。這一做法說明( )
A.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了新平臺 B.互聯網大大促進了技術的流動 C.網絡是把雙刃劍 D.互聯網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 組卷:12引用:3難度:0.8 -
6.據未成年人犯罪大數據顯示,有一般違法行為的人,如果不改正,發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這主要警示青少年應( )
A.積極見義勇為 B.尋求法律援助 C.堅持依法行政 D.加強自我防范 組卷:125引用:15難度:0.7 -
7.下列做法屬于傳播網絡正能量的是( )
①文明上網,傳播美好,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
②依法上網,嚴格自律,培養良好的公民素質
③理性上網,明辨是非,發出積極的行動倡議
④在網上發布謠言等,提醒人們注意自身安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組卷:8引用:12難度:0.7 -
8.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下列禮貌用語使用不恰當的是( )
A.這箱書太沉了,能勞駕您幫忙抬一下嗎 B.這事兒是我不對,大家的批評我包涵了 C.你們不用再送了,就到這里,請留步吧 D.不好意思,我有事得先走一步,失陪了 組卷:212引用:59難度:0.8
二、簡要回答:本大題共2小題,共15分。
-
24.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實施,其中修改、新增了一些內容如:明確標準界定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全面強化干預不良行為;加強建設專門學校實施專門教育;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可進行專門矯治教育;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制度等。
(1)從規則的角度,談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的合理性。
(2)針對上述法律的修訂,同學們打算開展“預防犯罪,從我做起”的主題演講,你的演講提綱里會有哪些具體要求呢?組卷:6引用:3難度:0.5
三、分析說明:本大題共1小題,共13分。
-
25.大量調查顯示,中小學生對于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依賴性逐漸增強。有的學生沉迷其中難以自拔,荒廢學業;有的學生熱衷網上交友,聽信網友的花言巧語,被網友套取個人信息直至被詐騙才幡然醒悟。據此,2021年2月,國家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
(1)請結合以上材料,分析禁止未成年學生將手機帶入課堂的原因有哪些?
針對“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這一規定,有同學提出“帶不帶手機,靠個人自覺遵守就行,這樣硬性規定反而限制了自由”。
(2)請運用所學知識,對以上觀點加以評析。
(3)經過上述分析,同學們決定寫一份正確使用手機的倡議書,請將倡議書補充完整。關于中學生正確使用手機的倡議書
第一、
第二、
第三、組卷:10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