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四版八年級上冊《第22課 捕蛇者說》2018年同步練習卷(4)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測試
-
1.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各題。
①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二十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1)根據課文填空。
①《捕蛇者說》選自
②《捕蛇者說》中引用孔子的“
③點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④交代寫作目的句子是: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義①貌若甚戚者 若毒之乎 ②安敢毒耶 孰知賦斂之毒 ③謹食之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①選段①中有一句話是統攝蔣氏答話全文的一個中心句,這個句子是
②蔣氏捕蛇12年,“幾死者數矣”,他不以為“病”,反以為“幸”,表面上是慶幸,卻蘊含著凄苦之情,鄉村中十室九空,亦可謂百無聊賴,然而蔣氏自陳心曲的一大段話是一種組卷:1引用:1難度:0.7
一、基礎測試
-
3.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各題。
①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二十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1)文中寫蔣氏的自述,采用了對比和襯托的手法。蔣氏從各個角度將捕蛇的不幸和賦稅帶來的不幸加以對比:以他“捕蛇獨存”和鄉鄰“
(2)對下面句子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蔣氏聽說要恢復他的賦稅竟然大哭起來,“賦斂之毒”可知也。
B.“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該句引起下文,直貫至“捕蛇獨存”。極言賦斂之苦。
C.后面句子朗讀時的停頓應這樣劃分:而/鄉鄰之生/日蹙。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的意思是:(捕蛇)回來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著那土地上所有的東西,以滿足我牙齒的需要。
(3)對蔣氏的自述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表現了蔣氏及其鄉鄰的悲慘生活。
B.說明捕蛇給蔣氏三代人帶來的好處。
C.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橫征暴斂的罪惡。
D.通過對比反襯揭示了“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社會現實。
(4)翻譯下面的文言語句。
①君將哀而生之乎?
②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組卷:1引用:1難度:0.8 -
4.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各題。
①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二十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1)“余聞而愈悲”一句在文中結構中有何作用?引用孔子的話作用?
(2)蔣氏的兩次“戚”,各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兩次“悲”,又各是為了什么?
(3)本文主要通過蔣氏一家三代捕蛇的經歷說明一個怎樣的主題,結合課文及當時背景,談談你的看法。組卷:1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