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級(下)中考題單元試卷:第10章 流體的力現象(15)
發布:2024/12/31 0:0:2
一、選擇題(共16小題)
-
1.如圖,將同一密度計分別放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的燒杯中,它豎直立在液體中,如果密度計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液體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則( )
A.F甲=F乙 ρ甲>ρ乙 B.F甲=F乙 ρ甲<ρ乙 C.F甲<F乙 ρ甲<ρ乙 D.F甲<F乙 ρ甲>ρ乙 組卷:2762引用:46難度:0.9 -
2.如圖甲所示,燒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懸浮。經研究發現,水的密度隨溫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現在燒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塊,在燒杯內水的溫度下降到0℃的過程中,假設小球的體積始終不變,關于小球的浮沉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
A.先下沉然后上浮 B.先上浮然后下沉 C.浮力變小,一直下沉 D.浮力變大,一直上浮 組卷:1716引用:85難度:0.7 -
3.如圖所示,把一小球先后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容器中,在甲容器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在乙容器中小球加速下沉到容器底部。已知:小球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為F1,小球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為F2,甲容器中的液體密度為ρ1,乙容器中的液體密度為ρ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F1>F2 B.F1<F2 C.ρ1>ρ2 D.ρ1<ρ2 組卷:2294引用:40難度:0.5 -
4.2014年12月,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高度贊揚了海軍372潛艇官兵。372潛艇在海上正常航行時,突然遭遇海水密度變化,引發潛艇“掉深”,即突然快速向海底沉降。指戰員臨危不懼,冷靜處置,轉危為安。造成潛艇沉降的原因可能是( )
A.潛艇所受浮力突然增大 B.潛艇所受壓強突然增大 C.潛艇所受浮力突然減小 D.潛艇所受壓強突然減小 組卷:1410引用:52難度:0.9 -
5.在三個相同的燒杯里裝入質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種不同的液體,把一支裝有適量鐵砂的平底試管先后放入這三個燒杯中,靜止后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試管在甲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B.甲液體的密度最大 C.丙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最小 D.試管在三種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重力一樣大 組卷:1645引用:53難度:0.9 -
6.把體積為2×10-3m3、重為12N的物塊放入水中,當它靜止時所處的狀態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別為(g取10N/kg)( )
A.漂浮,F浮=20 N B.漂浮,F浮=12 N C.沉底,F浮=20 N D.沉底,F浮=12 N 組卷:645引用:68難度:0.7 -
7.貴港是西南地區第一大的內河港口,若一艘輪船從貴港駛往澳門,當它從珠江口駛入大海時( )
A.它受到的浮力變大 B.它受到的浮力變小 C.它下沉了一些 D.它上浮了一些 組卷:1326引用:38難度:0.9 -
8.A、B是兩個質量完全相同的實心長方體,輕輕放入水中后,靜止時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物體的密度大小關系是:ρA>ρB B.兩物體受到水的浮力大小關系是:F浮A<F浮B C.兩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大小關系是:V排A=V排B D.兩物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大小關系是:pA>pB 組卷:4724引用:74難度:0.9 -
9.兩個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把體積相同的A、B兩個實心小球放入甲液體中,兩球沉底;放入乙液體中,兩球靜止時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則( )
A.小球A的質量小于小球B的質量 B.甲液體的密度小于乙液體的密度 C.在甲液體中小球A對容器底的壓力小于小球B對容器底的壓力 D.小球A在甲液體中排開液體的質量大于在乙液體中排開液體的質量 組卷:3566引用:43難度:0.7 -
10.一艘輪船從長江駛入大海,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浮力變小,船體上浮一些 B.浮力變大,船體下沉一些 C.浮力不變,船體下沉一些 D.浮力不變,船體上浮一些 組卷:4126引用:66難度:0.9
三、解答題(共3小題)
-
29.小滿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實驗時,利用器材進行了如圖的實驗,并將實驗數據填入了下表
(1)請將表中第三行的數據補充完整;實驗次數 物重G/N 空桶重G桶/N 拉力F拉/N 桶與水重G1/N 浮力F浮/N 排開水重G排/N 1 0.6 0.1 0.3 0.3 0.3 0.2 2 1.1 0.1 0.6 0.6 0.5 0.5 3 0.9 0.1 0.5 0.5 0.4
(2)在進行了數據分析發現,第一組數據明顯與其他數據所反映的規律不符。為了得出結論,他將第一組數據中的桶與水重G1改為0.4N,排開水重G排改為0.3N.請你評價他的這種作法。評價:
(3)傳說澡盆的水溢出給了阿基米德靈感,由此得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在物理學方面的另一重要貢獻是組卷:265引用:32難度:0.3 -
30.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從盛水的燒杯上方某一高度緩慢下降,圓柱體浸沒后繼續下降,直到圓柱體底面與燒杯底面接觸為止,如圖乙是圓柱體下降過程中彈簧測力計讀數F隨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的圖象。求:
(1)分析圖象可知,圓柱體重力是 N。
(2)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N。
(3)圓柱體的密度是 kg/m3。
(4)分析圖象BC段可得結論:物體浸沒液體之前,浸入液體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 (選填“大”或“小”)。
(5)分析圖象CD段可得結論 。組卷:820引用:3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