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xué)年福建省福州一中九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1/16 7:0:2

          一、積累與運用。

          •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云橫秦嶺家何在,
             
            。(韓愈《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
            (2)溪云初起日沉閣,
             
            。(許渾《咸陽城東樓》)
            (3)
             
            ,萬鐘于我何加焉。(孟子?魚我所欲也》)
            (4)
             
            ,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5)
             
            ,佳木秀而繁陰。(歐陽修《醉翁亭記》)
            (6)但愿人長久,
             
            。(蘇軾《水調(diào)歌頭》)
            (7)(行路難》(其一)中用形象化的語言,寫出了仕途艱難,宵含著無限悲慨之意的詩句是:
             
             

            (8)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則》中,運用兩個典故表達(dá)被貶歸來后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感觸的句子是: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12引用:1難度:0.6
          • 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人們常常以為只有批評才需注重場合,若是表揚,在任何時機任何情形下都是適宜的。這也是一個誤區(qū)。批評就像是冰水,表揚好比是熱敷,彼此的溫度不相同,但都是療傷治痛的手段。批評往往能使我們清醒,(A.重整旗鼓  B.凜然一振),深刻地反省自己的過失,bèng(A.迸  B.蹦)發(fā)出挺進的激奮。表揚則像溫暖宜人的冰浴,使人血脈貫張,意氣風(fēng)發(fā),噴薄出向上的豪情。但如果是在公眾場合的批評和表場除了對直接對象的鞭撻(A.tà  B.dá)和鼓勵,還會(A.涉及  B.波及)到同時聆聽的他人的反應(yīng)。批評和表揚永遠(yuǎn)是雙刃劍。
            (1)根據(jù)拼音為文中①處選擇正確的漢字,為文中②處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只填序號)
             

             

            (2)從文中括號內(nèi)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甲、乙處。(只填序號)
             

             

            (3)下列三個句子填入文中丙處,排序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①使得我們快速向前
            ②使用得好,犀利無比,斬出一條通達(dá)的道路
            ③使用得不當(dāng),就可能傷了自己也傷了他人
            ④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鮮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組卷:8引用:1難度:0.5

          二、閱讀。

          • 10.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晁蓋聽罷,意思不信,口里含糊應(yīng)道:“直如此射得親切,改日卻看比箭。”
                  當(dāng)日酒至半酣,食供數(shù)品,眾頭領(lǐng)都道:“且去山前閑玩一回,再來赴席。”當(dāng)下眾頭領(lǐng)相謙相讓,下階閑步樂情,觀看山景。行至寨前第三關(guān)上,只聽得空中數(shù)行賓鴻?quán)诹痢____(人名)尋思道:“晁蓋卻才意思不信我射斷絨絳,何不今日就此施逞些手段,教他們眾人看,日后敬伏我?”(施耐庵《水滸傳》)請為劃線部分補充正確的人名,并簡要概括他是如何施展手段讓眾人敬伏的。

            組卷:7引用:1難度:0.5

          三、寫作。

          • 11.與自然溝通,能夠讓你多一份睿智與詩情;與書溝通,能夠讓你的精神世界豐富多彩;與人溝通,能夠消除隔周,增進彼此的感情。
                  請以“溝通”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字?jǐn)?shù)600字以上,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不要套作,不得抄襲,文中不能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組卷:2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