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北省天門市華斯達學校七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
-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和詞語的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元勛(xūn) 斑瀾 字帖(tiè) 氣沖斗牛 (d?u) B.煩瑣(su?) 震悚 粗拙(zhuó) 婦孺皆知 (rú) C.亙古(ɡèn) 選騁 殷紅(yān) 警報迭起 (dié) D.侮辱(wǔ) 祈禱 秩序(zhì) 以身作則 (zé) 組卷:21引用:2難度:0.8 -
2.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木蘭詩》情節撲朔迷離,人物形象血肉豐滿,不僅讓中國的老百姓津津樂道,而且讓世界的“木蘭迷”倍加贊賞。 B.作為我國研制和發展核武器的主要技術領導者之一,鄧稼先62年的生平稱得上可歌可泣。 C.病菌雖說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對人的危害卻是嚴重的。 D.一旦產生小的靈感,我們就應當相信它的價值,并鍥而不舍地追求下去。 組卷:23引用:2難度:0.8 -
3.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并審議的民法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B.高鐵開進機場,鐵路與港口無縫對接,充分發揮了武漢作為中部地區交通樞紐的作用。 C.中國芯片制造能力的高低,決定了華為能否突破某些國家無底線的技術封鎖。 D.通過對商品、場景、消費者的數字化、智能化處理,人工智能技術開始在實體店中應用。 組卷:42引用:2難度:0.8 -
4.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阿長與<山海經>》選自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全文表達了作者對保姆阿長深深的同情與懷念之情。 B.臧克家是中國現代詩人、作家、編輯家,《說和做》是他的作品,他的代表作還有詩集《烙印》《死水》等。 C.“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經,指儒家經典,包括《易》《書》《詩》《禮》《春秋》五經。 D.《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它和《孔雀東南飛》一起譽為我國樂府民歌中的“樂府雙璧”。 組卷:19引用:2難度:0.8
二、閱讀與探究。
-
12.老汪栗子
①別的炒栗店開張約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開張。他等得很有耐心,因為沒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涼拌菜下酒,若炒來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壞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滿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樸素,就像山間老農的臉色,是那種沒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別的攤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發亮,或肚上橫切一刀,露出誘人的暖黃色的栗肉來。老汪的栗子不打蠟,不噴糖水,不開口子,偏是他的店門前排長隊。顧客等得急,老汪一點也不急,非要把剛倒出的滿匾的熱栗子輕抖一遍,在抖動的過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幾個壞栗子,擱到一邊。
③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經挑揀了一遍,現在挑出來的,外面看沒壞,他怎么知道是壞的?
④老汪說,氣味不對。他打了個比方:比如一個在車站或碼頭當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萬千人中掃視,只要他攔下的人,多半是網上通緝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與那人對視,只要從他身邊過,就感覺“氣味不對”。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種,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給栗子開口子,是因為硬開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過程中跑光了,熱吃噎人,涼吃更是口感鐵硬。但沒開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過程中炸鍋,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藥一樣迸殼而出,就會濺得一爐栗子都斑斑點點。所以,控制炒栗爐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爐栗子下鍋前,老汪都要細驗單顆栗子的分量,以及皮殼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頂端會 有自然的放射狀裂紋,手輕輕一擠,栗殼就開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這鍋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頂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這樣的雅名也只有老汪這樣的戲迷才會想出來。
⑥每過十幾天,栗子店會關門一天。老汪自己在門楣上手書致歉條一張,毛筆字寫得很端莊:“名角來了,聽戲一天。”或者是:“去大別山收栗一天,新鮮炒野栗,明日趕早。”老汪信不過批發市場的栗子,定要自己開車去大別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還出產一種口感細膩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蓮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錐形,是當地的留守兒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荊棘叢中打來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褲,把衣袖褲腳都扎緊,趟過與野栗樹混生的荊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長滿刺的栗苞;回來后要把栗苞裝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開;再戴上粗線手套把野栗剝出,十分辛苦。老汪說:“每個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著口子。”那是山區老人和學童一筆很重要的零花錢,是家中沒有栗園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說:“既然這樣,為啥不幫幫他們?”
⑦山里人也純樸,11月,第一場雪落下來,野栗子就沒人打了,因為老輩人說,天寒地凍,野鳥們少吃食,那些留在樹上的野栗子,是它們一冬的口糧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時,都要在山區幫扶兩三個剛考上大學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幫扶到哪里,沒有一定。老汪在與老鄉的閑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況,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討碗水喝,吃上一兩個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臨走前,幫扶的錢就被悄悄壓在裝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選自《揚子晚報》2015年1月24日)
(1)請通讀全文,在下列橫線上填上適當的短語,概括文章講述的老汪的幾個動人故事。
晚開店→
(2)文章第②段中畫橫線的 句子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⑥段中畫橫線處關于打野栗的細節描寫有什么作用?
(4)文章結尾說“臨走前,幫扶的錢就被悄悄壓在裝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達效果?
(5)文中的老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作簡要概括。組卷:8引用:4難度:0.7
三、書寫與作文。
-
13.作文。
我們是一棵小樹,展開了枝葉,去追逐到理想的陽光,可是卻總有風霜雨雪的考驗。網絡游戲的誘惑,考試失敗的沮喪,朋友同學的誤解,父親母親的管束,親人離別的孤獨……總會折磨我們的心。可是,親人的理解勸慰,老師的教導與鼓勵,朋友的支持與幫助,花、草、樹木的啟迪,都讓我們即使在風霜雨雪的日子里,依然感到陽光般的溫暖,我們的世界春暖花開。
請以“今天,陽光依然燦爛”為題寫一篇作文,字數不少于600字。組卷: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