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內蒙古通遼市霍林郭勒一中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30題,每題1.5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45分)

          • 1.下列關于細胞與生命活動關系的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3引用:5難度:0.8
          • 2.下列有關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的表述,正確的是(  )

            組卷:1引用:2難度:0.8
          • 3.如圖①表示顯微鏡的兩個不同倍數的物鏡,圖②是低倍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8引用:6難度:0.8
          • 4.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關于細胞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組卷:20引用:10難度:0.7
          • 5.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及其建立,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8
          • 6.下列各生物與相應的結構描述正確的是(  )
            ①噬菌體
            ②藍細菌
            ③大腸桿菌
            ④草履蟲
            ⑤番茄
            ⑥衣藻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7.“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我國飲茶文化歷史悠久。下列有關茶葉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6引用:9難度:0.9
          • 8.下列有關實驗步驟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8引用:2難度:0.8
          • 9.種子曬干能延長儲存時間,將曬干的種子在干燥的試管中加熱,試管內壁會出現水珠,將烘干的種子點燃,燒盡可以看到一些灰白色的灰燼。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3引用:7難度:0.7
          • 10.下列關于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1引用:7難度:0.9
          • 11.如圖為糖的分類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題,55分)

          • 34.肉毒梭菌(厭氧性梭狀芽孢桿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體之一,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產生的神經麻痹毒素,即肉毒類毒素。它是由兩個亞單位(每個亞單位為一條鏈盤曲折疊而成)組成的一種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億只小鼠。煮沸1min或75℃下加熱5~10min,就能使其完全喪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臘腸、火腿、魚及魚制品、罐頭食品、臭豆腐、豆瓣醬、面醬、豆豉等。如圖是肉毒類毒素的局部結構簡式:

            請據此回答:
            (1)肉毒類毒素基本組成單位的結構通式是
             
            ,該單位的結構特點是
             

            (2)高溫可使肉毒類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3)由圖可知,該片段由
             
            種單位組成,各單位間通過
             
            連接在一起,該化學鍵的結構簡式為
             

            (4)肉毒類毒素對人體是有害的,但在生物體內還有很多蛋白質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起運輸作用的血紅蛋白、起催化作用的酶等。請你再列舉出兩個例子來說明蛋白質在生命活動中的其他重要作用:
             
            作用,如
             
            (舉一例)。
             
            作用,如
             
            (舉一例)。

            組卷:0引用:1難度:0.6
          • 35.水是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功能很多,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無機鹽雖然含量不多,但是當某些無機鹽缺乏時,生命活動難以正常進行。
            (1)在冬季來臨過程中,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冬小麥體內發生了一系列適應低溫的生理變化,如圖為冬小麥在不同時期含水量變化關系圖。
            ①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其中結合水的功能是
             

            ②隨著氣溫下降,冬小麥細胞中自由水與結合水含量的比值
             
            ,抗寒能力
             

            (2)在某地區種植的冬小麥經常出現白苗病,觀點一認為是土壤中缺鋅引起的,理由是鋅是許多酶的活化劑,缺鋅導致葉綠素合成有關酶的活性降低,使葉片失綠;觀點二認為是土壤中缺鎂引起的,理由是
             
            ,缺鎂導致葉綠素無法形成。有同學利用三組長勢相同的冬小麥幼苗完成下列實驗,探究哪種觀點正確。
            組別 培養液 實驗處理 觀察指標
            A 全素培養液 相同且適宜條件下
            培育相同的一段時間
            幼苗的生長發育狀況
            B 缺鋅培養液
            C 缺鎂培養液
            ①預測實驗結果與結論
             
            組的冬小麥幼苗正常生長。
            若B組冬小麥幼苗表現出白苗病,而C組正常生長,則觀點一正確;
             
            ,則觀點二正確;
             
            ,則觀點一和觀點二都不正確;
            若B、C兩組冬小麥幼苗都表現為白苗病,則觀點一和觀點二都正確。
            ②若實驗證明冬小麥白苗病是由缺鋅引起的,從科學研究的嚴謹角度出發,進一步證明該觀點正確,還應增加的實驗步驟是
             

            增加步驟后預期的實驗結果是
             

            組卷:58引用:9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