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浙教版九年級上冊《2.5 物質的轉化》2018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僅有NH4+,Ca2+和X離子,則X可能是(  )

            組卷:229引用:35難度:0.7
          • 2.下列哪個金屬氧化物遇水不能得到相應的堿(  )

            組卷:48引用:9難度:0.9
          • 3.下列各組物質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無色的是(  )

            組卷:101引用:12難度:0.7
          • 4.下列關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識網絡圖(圖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能反應),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4引用:2難度:0.6
          • 5.分離、提純是化學實驗的重要環節,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
            A 除去CO中的少量H2O和CO2  先通過濃硫酸,再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B  除去NaCl固體中的少量Na2CO3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適量稀鹽酸,蒸發結晶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  加入適量的Ba(NO32溶液,過濾
            D  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鐵粉  用磁鐵吸引

            組卷:494引用:34難度:0.7
          • 6.向一定量稀鹽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以下物質,下列圖象能正確描述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組卷:45引用:4難度:0.8
          • 7.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

            組卷:14引用:3難度:0.7
          • 8.某同學想用實驗證明硫酸銅溶液的顏色是由銅離子引起的,而不是硫酸根離子引起的.他設計了下列實驗步驟,你認為其中沒有意義的是(  )

            組卷:37引用:5難度:0.9
          • 9.實驗室有一瓶標簽脫落的固體試劑,現分別取少量的該固體進行下列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判斷,該固體最可能是(  )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取該固體于試管中,加水、振蕩 固體不溶解
            取該固體于試管中,加鹽酸、振蕩 固體溶解,無氣泡產生
            一氧化碳通過熾熱的該固體,稱固體質量、檢測尾氣 固體質量減輕,尾氣中只檢測到CO與CO2

            組卷:292引用:17難度:0.7
          • 10.在一定條件F,下列轉化不能由一步反應實現的是(  )

            組卷:50引用:4難度:0.9

          四、解答題(共5題;共32分)

          • 29.現有A、B、C、D、E、F、G七種物質,C、F是最常見的金屬,B是氣體單質,D為FeSO4溶液,G為CuSO4溶液,它們之間存在如圖所示關系:
            (1)推測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B
             
            ,F
             

            (2)寫出A→C轉化的化學方程式
             

            (3)寫出C+G→D+F轉化的離子方程式
             

            組卷:9引用:2難度:0.5
          • 30.微型化學實驗使用藥品的量很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因此被譽為綠色環保的化學實驗。用右圖微型儀器完成制取并檢驗CO2的實驗只消耗了0.73g10%的鹽酸。求:
            (1)產生CO2的質量是多少克?(結果保留三位小數)
            (2)如果10%的鹽酸密度為1.1g/mL,消耗鹽酸的體積是多少毫升?(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組卷:32引用:2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