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1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2023年單元測試卷(核心精練)
發布:2024/9/7 6:0:11
一、選擇題
-
1.下列現象與生物所反映的特征匹配錯誤的是( )
A.餓虎撲食--生物從外界獲取營養物質 B.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生物的變異 C.燕子低飛帶雨來--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雛雞破殼而出--生物能繁殖后代 組卷:92引用:10難度:0.5 -
2.驚蟄時節我國南方常出現春旱現象。民間有“驚蟄雷鳴,成堆谷米”的農諺。這說明此時影響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陽光 B.水分 C.空氣 D.溫度 組卷:66引用:16難度:0.9 -
3.捕蟲植物瓶子草捕獲的小蟲被瓶內細菌分解,瓶內細菌獲得有機物,瓶子草獲得氮素。那么,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
A.競爭、共生 B.捕食、寄生 C.競爭、寄生 D.捕食、共生 組卷:54引用:5難度:0.5 -
4.某生物興趣小組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分布”時,用10只生活狀態正常的鼠婦作為探究材料,記錄的數據如下:下列關于該小組探究中的某些說法或做法比較科學的是( )
時間(分鐘)
環境2 3 4 5 6 7 8 9 10 明亮 9 7 6 5 5 4 3 1 0 陰暗 1 2 3 4 5 6 6 8 10 A.提出問題是:鼠婦要生活在陰暗潮濕地方嗎? B.該探究實驗最成功的因素之一是設置了對照實驗 C.探究中如果實驗結果與做出的假設不一致時,可以修改實驗結果 D.該探究實驗的結論是10分鐘時,鼠婦全部在陰暗的環境中 組卷:149引用:10難度:0.3
三、解答題
-
1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019賀歲大片《流浪地球》,影片上映以來收獲了非常高的評價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發生在離現在不太遠的未來,那時科學家發現,太陽正在急劇老化,迅速膨脹,很快就要吞沒地球。人們集結全球之力,建造了一萬臺行星發動機,將地球推離軌道,在宇宙中“流浪”,尋找新家園。
(1)《流浪地球》告訴人們地球與人類息息相關。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園是
(2)地球為生物提供了陽光、
(3)“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光能是影響生物生活的
(4)如果人類不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超出了它的承載量和支付力,就會造成資源被破壞和環境惡化,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這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5)人類賴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個,保護環境,從我做起。請列舉你在日常生活中保護環境的行為:組卷:327引用:23難度:0.4 -
12.圖一示某森林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圖二示圖一中某條食物鏈各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的相對含量:圖三示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和能量流動。據圖回答問題:
(1)在生物學上,把空氣、光照、水分、鼠、兔等影響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統稱為
(2)分析圖一,若要表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需要補充的組成成分是
(3)分析圖二,甲對應圖一中的生物是
(4)分析圖三,A在生態系統中表示的組成成分是組卷:36引用:4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