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新人教版選修5《3.3 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2019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12/27 12:30:3

          一、單選題(共15題;共30分)

          • 1.目前,對氣象災害的防御措施,正確的是(  )

            組卷:32引用:3難度:0.6
          • 2.關于地質災害防御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難度:0.6
          • 3.針對滑坡、泥石流這種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是( ?。?/h2>

            組卷:0引用:1難度:0.6
          • 4.地震時,若不幸被壓埋在廢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確的是(  )

            組卷:16難度:0.5
          • 5.下列工程屬于防災減災設施的是( ?。?br />①長江三峽大型水利樞紐 ②長江、黃河上游防護林工程 ③“西氣東輸”管道 ④沿海海防林工程  ⑤廣東大亞灣和陽江核電站 ⑥長江、黃河、珠江大堤。

            組卷:51引用:2難度:0.5
          • 6.關于震后互救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先救近,后救遠
            ②先救老人、小孩,再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護支撐物,但搶救時可以不考慮

            組卷:1難度:0.7

          二、綜合題(共3題;共27分)

          • 17.自然災害與防治,讀《我國部分地區雨澇分布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讀圖,說明我國雨澇區的分布規律,并從地形與降水特點分析原因。
            (2)我國數千年的治水實踐證明,“堵”和“疏”是重要的治水之策,應根據江河流域的地理環境,因勢利導,辨證施治。根據所學地理知識,分別列舉幾例常用的治理洪澇災害的“堵(截流或防泄)”和“疏(引洪)”的措施。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1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病蟲害的發生、發展是有規律的,它所出現的象征是可以直接或間接在遙感圖象上判讀的,通過遙感監測可以預報其發生,報告危害嚴重程度與危害面積及發展趨勢,世界上有60個國家受蝗蟲危害,世界糧農組織利用氣象圖象監測蝗蟲繁殖區,并結合現場抽樣調查驗證,作出災情預報,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蝗蟲災情。
            材料二:火災是造成森林破壞的主要原因之一。森林發生火災時,著火樹木的溫度比沒有著火樹木的溫度高,在電磁波的熱紅外波段會輻射出比未著火樹木更多的能量,衛星拍攝到的影像上,著火的森林比沒有著火的森林顯示更亮的淺色調。據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門就建立森林火災實時監測預報系統,全天候對森林遙感信息進行監控。利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可以監測林火蔓延速度、范圍和火場內各點溫度變化的趨勢以及預報災后苗木的恢復狀況。
            (1)材料一中提到利用遙感技術可對病蟲害進行監測,其原因是不同地物
             
            不同,同一地物的不同部位
             
            不同;遙感技術的特點是
             
            、
             
             
             
            和動態性強等。
            (2)材料二中提到,利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可以監測森林火災的范圍,其原理是
             
            。
            (3)關于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技術在高新科學技術與防災減災防御中的作用,說法正確的是(多選)
             
            。
            A.遙感技術可以發現森林火災的成因
            B.遙感技術可以直接分析病蟲害所造成的損失
            C.可以顯示地震災情的大小
            D.可以監測洪水的水位變化
            (4)在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方面,我國利用最廣泛的是
             

            A.預測地震災害
            B.監測洪水災害
            C.天氣預報
            D.分析沙塵暴的成因

            組卷:46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