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7/17 8:0:9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50分)
-
1.2023年3月3日是第二十四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科學愛耳護耳,實現主動健康”。下列關于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為了防止外界干擾,可以經常戴耳機聽音樂 B.突然暴露在極強的噪聲下,鼓膜可能會破裂 C.位于耳蝸上的聽覺感受器能感受聲波信息 D.鼻咽部有炎癥時,病菌可能會通過咽鼓管進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組卷:45引用:5難度:0.6 -
2.如圖是以神經系統為例的人體部分結構層次示意圖,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甲是神經元,由細胞體和突起構成 B.乙是腦,由大腦、小腦和腦干組成 C.某人因意外事故變成了“植物人”,呼吸、心跳和血壓還正常,但對自身和外界的認知功能完全喪失,可判斷結構①②③均受損 D.丙是神經系統,由乙、脊髓以及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 組卷:154引用:4難度:0.5 -
3.如圖為縮手反射及痛覺形成過程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手被針刺后,接收神經沖動的部位是[1] B.[3]是縮手反射的神經中樞,不受大腦皮層控制 C.縮手反射的神經沖動的傳導途徑是[5]→[4]→[3]→[2]→[1] D.若[2]處受損,不能發生縮手反射,也不能產生痛覺 組卷:76引用:4難度:0.5 -
4.2022年6月5日上午10點44分,我國十四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這是中華民族在實現偉大復興道路上取得的又一個輝煌成就。許多人在電視機前看到這一過程后,都不由自主地鼓掌歡呼起來。下列與此反射類型一致的是( )
A.縮手反射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望梅止渴 組卷:194引用:12難度:0.7 -
5.如圖為正常人飯后一段時間內血糖含量變化曲線,下面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BC段上升是因為消化道吸收了大量葡萄糖 B.CD段下降是因為胰島素能降低血糖含量 C.如果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含量的最高點會高于C點 D.D點之后血糖含量保持相對穩定,不需要激素參與調節 組卷:352引用:16難度:0.5 -
6.關于人體激素調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糖尿病患者需口服胰島素降低血糖濃度 B.人體各項生命活動主要受到激素的調節 C.成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 D.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得過多會患巨人癥 組卷:132引用:10難度:0.6 -
7.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彰顯大國責任和擔當,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大力開展植樹造林 B.垃圾分類回收處理 C.開發風能等清潔能源 D.使用一次性餐具 組卷:318引用:23難度:0.6 -
8.目前,鉛污染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隱形殺手”。為探究鉛對人體健康有無影響,科研人員選取30只大小和健康狀況相近的小白鼠,平均分為三組進行實驗,實驗處理如表所示(醋酸鉛是一種含鉛化合物)。30天后,獲得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別 注射劑(等量注射) 檢測方法 甲 含1.8%醋酸鉛的5%葡萄糖溶液 每10天檢一次血紅蛋白含量 乙 含3.6%醋酸鉛的5%葡萄糖溶液 丙 X溶液 A.實驗假設可以是醋酸鉛影響小白鼠體內血紅蛋白的含量 B.丙組小白鼠注射的X溶液是不含醋酸鉛的5%葡萄糖溶液 C.實驗結論是隨鉛含量的升高,小白鼠體內血紅蛋白含量降低 D.若實驗結果與假設不符,應修改實驗數據,使結果與假設一致 組卷:209引用:5難度:0.4 -
9.幽門螺桿菌是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細菌之一,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為調查幽門螺桿菌的傳播與人們日常飲食習慣之間的關系,生物興趣小組對某社區志愿者展開調查,調查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群是易感人群 B.根據調查結果,建議中學生自帶餐具就餐 C.餐具消毒是切斷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的措施之一 D.公眾聚餐時使用消毒公筷會降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 組卷:208引用:5難度:0.5 -
10.為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世衛組織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行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關愛艾滋病人。下列關于艾滋病知識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艾滋病流行的傳染源 B.與艾滋病人握手、擁抱等一般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 C.所有對艾滋病缺乏免疫能力的人群都屬于易感人群 D.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屬于預防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 組卷:138引用:3難度:0.3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50分)
-
30.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下面是四類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酸菜發酵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甲的菌群,它以
(2)在腐爛的橘子上常見到生物乙的菌群,該菌群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
(3)近日在入境人員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與其他生物相比,病毒結構簡單,由
(4)食品腐敗一般是由于甲、乙兩類生物大量繁殖所致。為防止食品腐敗,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把食品放入冰箱保存,這種保存方法所依據的原理是組卷:16引用:2難度:0.5 -
31.某中學七年二班生物學興趣小組為檢測“消毒液能否減少教室內細菌和真菌的數量”,設計了如下實驗,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 A B C 培養皿號 1、2、3 1、2、3 1、2、3 實驗步驟 ① 將裝有牛肉汁培養基的培養皿高溫滅菌、冷卻備用;關閉本班教室門窗 ② 噴灑某消毒液前,在本班教室內把培養皿蓋打開暴露10分鐘,蓋上蓋,封好 在本班教室內均勻噴灑適量該消毒液1小時后,把培養皿蓋打開暴露10分鐘,蓋上蓋,封好 不做處理 ③ 將A、B、C三組培養皿放入37℃的恒溫培養箱中培養,一天后觀察并記錄培養皿里細菌和真菌的菌落數量,求各組平均值 培養皿里細菌和真菌的菌落數量,求各組平均值 實驗結果 ? ? ?
(2)A、B兩組培養皿開蓋后暴露相同時間,目的是為了控制
(3)②步驟的操作相當于培養細菌和真菌一般方法步驟中的
(4)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做
(5)預測實驗結果:如果B組的菌落數量少于A組,那么可得出結論組卷:46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