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2019年8月《Science》雜志報道,科學家合成了一種環狀碳分子C18,這種分子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1個環狀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個( )
A.原子 B.質子 C.中子 D.電子 組卷:140引用:3難度:0.5 -
2.工業上可通過如下反應制取氧化鈉:2NaNO3+10Na
6Na2O+N2↑,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h2>△A.反應物NaNO3屬于氧化物 B.生成物N2的化學性質由氮氣分子(N2)保持 C.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D.反應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 組卷:72難度:0.5 -
3.2020年初以來,世界多地先后爆發了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A.“新冠肺炎”是一種高致病性的遺傳病 B.勤洗手對“新冠肺炎”的傳染沒有預防效果 C.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斷傳播途徑 D.對確診病例進行強制醫學隔離的目的是控制傳染源 組卷:57引用:2難度:0.5 -
4.健康人的正常體溫調節過程如下:環境溫度高于體溫→感受器→體溫調節中樞→效應器→調節活動X.下列關于活動X的說明,合理的是( ?。?/h2>
A.皮膚血管收縮 B.汗液分泌增加 C.渾身肌肉顫抖 D.適當增添衣褲 組卷:105引用:2難度:0.5 -
5.下列估算最接近實際的是( ?。?/h2>
A.一個中學生受到的重力約為50N B.科學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大約為8μm C.一個成年人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000Pa 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約為1.3m/s 組卷:49引用:2難度:0.5 -
6.用顯微鏡觀察經染色的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與原因分析吻合的一項是( ?。?br />
選項 試驗現象 可能的原因 A 視野中沒有細胞 未在口腔內壁刮取細胞 B 視野中無光斑 物鏡未對準通光鏡 C 視野中許多黑色圓圈 細胞數量太多 D 視野中的細胞往左移動 觀察者將裝片往右移動 A.A B.B C.C D.D 組卷:39引用:1難度:0.5 -
7.小金在野外觀察到4株植物P、Q、R和S,并設計如圖所示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來分辨這些植物。若上述4株植物中有一株植物是桃樹,則它是( ?。?/h2>
A.P B.Q C.R D.S 組卷:44難度:0.5 -
8.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現象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下列有關人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關節頭和關節窩表面覆蓋著一層關節軟骨,有利于關節的靈活運動 B.小腸絨毛內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有利于腸道內營養物質的消化 C.肺泡外有豐富的彈性纖維,有利于呼吸時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D.腎小管外有毛細血管網,有利于將原尿中的有用物質重吸收回血液 組卷:50引用:1難度:0.5 -
9.如圖是六大板塊示意圖,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可知( ?。?br />
A.地球表面的陸地被海嶺和海溝分割成六大板塊 B.火山與地震帶都分布在各大板塊的中央 C.我們生活的杭州位于亞歐板塊 D.青藏高原是由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形成 組卷:121引用:2難度:0.5 -
10.小金通過實驗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獲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接著利用這瓶二氧化碳氣體完成了圖示實驗,觀察到蠟燭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為塊狀大理石和稀硫酸 B.實驗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 C.圖示實驗可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D.圖示實驗可說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蠟燭的燃燒 組卷:83難度:0.5 -
11.有外形相同的兩根鋼條M、N,按圖甲、圖乙兩種方式接觸時,它們之間都有較大吸引力。則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M無磁性、N無磁性 B.M無磁性、N有磁性 C.M有磁性、N無磁性 D.M有磁性、N有磁性 組卷:258引用:1難度:0.5 -
12.如圖是太陽直射點運動示意圖,其中a、b、c分別表示三條緯線。據圖分析可知( ?。?/h2>
A.緯線a是南回歸線 B.當直射點在①時,杭州市的節氣是夏至 C.當直射點在緯線a、b之間移動時,杭州市晝夜平分 D.造成直射點在緯線a、c之間移動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轉 組卷:67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
-
36.氫氣的儲存是科學研究熱點之一。X是一種儲存氫氣的材料,取11.2g X在O2中完全燃燒后只生成8.0g CuO、8.0g MgO。
(1)上述燃燒過程中消耗O2的質量為
(2)通過計算求X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寫出計算過程)組卷:188引用:6難度:0.5 -
3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研究人員發現大氣層中特別是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日益變薄。進入大氣平流層的氯氟烴(一類合成有機化合物,應用于冰箱和空調的制冷劑、滅火器等)是造成臭氧層變薄的主要原因。因為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平流層中的臭氧存在如下平衡O3O2+O;而氯氟烴進入平流層后會分解產生氯原子(Cl),進而發生下列反應Cl+O3→ClO+O2;ClO+O→Cl+O2。研究表明:平流層中1個氯原子大約可以破壞1×105個臭氧分子。紫外線
(1)氯氟烴分解產生的氯原子在上述反應中起著
(2)如果某區域上空的臭氧急劇減少,導致該區域內大量生物在短時間內死亡,則該區域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3)寫出一條保護高空臭氧層的合理建議。
材料二:近地面處臭氧是一種空氣污染物其含量過高會對人體的呼吸道產生刺激作用,影響肺部功能;還會刺激、損傷眼睛,導致視力下降。
(4)如果近地面處臭氧含量過高,將直接導致下列哪一類疾病增加?
A.呼吸道疾病
B.血液傳染病
C.糖尿病
(5)如圖是某地8月1日~5日的溫度、相對濕度、近地面處臭氧濃度的變化。據圖分析,該地這一時段近地面處臭氧濃度的變化與溫度的變化是否有關?并闡述理由。組卷:65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