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浙教版八年級下冊《3.2 氧化和燃燒》2019年同步練習卷(浙江省杭州市)

          發(fā)布:2024/12/27 14:30:3

          一、選擇題

          • 1.物質(zhì)在空氣中發(fā)生燃燒、緩慢氧化,其共同點是(  )
            ①都產(chǎn)生熱量   ②都發(fā)光    ③都是氧化反應(yīng)   ④都需要點燃.

            組卷:31引用:3難度:0.9
          • 2.下列不屬于氧化反應(yīng)的是(  )

            組卷:174引用:5難度:0.9
          • 3.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有關(guān)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27引用:15難度:0.7
          • 4.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變化之一,運用燃燒和滅火的知識是同學們應(yīng)該具備的基本科學素養(yǎng),下列滅火的措施或行為你認為錯誤的是(  )

            組卷:350引用:14難度:0.7
          • 5.采取正確的措施,能夠避免火災(zāi)發(fā)生或減少災(zāi)害損失,下列滅火方法不恰當?shù)氖牵ā 。?/h2>

            組卷:709引用:42難度:0.9
          •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51引用:33難度:0.9
          • 7.下列能量轉(zhuǎn)化過程中,主要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288引用:43難度:0.9
          • 8.下列過程是通過物理變化獲得能量的是(  )

            組卷:882引用:90難度:0.9
          • 9.下列關(guān)于燃燒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90引用:19難度:0.7
          • 10.目前,許多燒烤店都改用機制炭作燃料,引燃機制炭可以使用固體酒精,蓋滅機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942引用:39難度:0.9

          二、解答題(共10小題,滿分0分)

          • 31.依據(jù)圖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實驗過程:①通入N2,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a、b中均無明顯現(xiàn)象;②熄滅酒精燈,立即改通O2,a中無明顯現(xiàn)象,b中紅磷燃燒。

            (1)實驗過程②中,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
             

            (2)實驗過程②中,對比a、b中的實驗現(xiàn)象,可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3)實驗過程中,能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的實驗現(xiàn)象是
             

            組卷:23引用:2難度:0.6
          • 32.某興趣小組活動中,同學們按圖1裝置對“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探究過程中,大家對磷燃燒生成的大量白煙是否危害人體健康提出疑問。
            【查閱資料】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燃燒產(chǎn)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體,會刺激人體呼吸道,可能與空氣中水蒸氣反應(yīng),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與討論】白煙對人體健康有害,該實驗裝置必須改進。
            【改進與實驗】同學們按改進后的圖2裝置進行實驗。

            請你幫助他們將下表補充完整。
            現(xiàn)象 解釋
            a試管中白磷燃燒,熱水中白磷沒有燃燒。
            b試管中紅磷沒有燃燒。
            b試管中紅磷、熱水中白磷都沒有燃燒的原因是①
             
            ;②
             
            【反思與評價】
            (1)改進后的圖2裝置與圖1裝置比較,優(yōu)點是
             

            (2)小林同學指出圖2裝置仍有不足之處,并設(shè)計了圖3裝置,其中氣球的作用是
             

            【拓展與遷移】
            實驗小結(jié)時,小朱同學說:“待a試管冷卻后,如果將試管口緊貼水面(室溫下)。并取下橡皮塞,將看到液體進入試管。”這一說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小晶問:“如果不考慮橡皮塞占試管的容積,進入a試管內(nèi)液體的體積會是多少呢?大家爭論后,出現(xiàn)兩種預(yù)測。甲:接近試管容積的
            1
            5
            ;乙:不一定接近試管容積的
            1
            5

            你贊同的預(yù)測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組卷:36引用:3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