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必修2高考題單元試卷:第5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02)
發(fā)布:2024/12/29 1:0:9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
1.一蹦極運動員身系彈性蹦極繩從水面上方的高臺下落,到最低點時距水面還有數(shù)米距離.假定空氣阻力可忽略,運動員可視為質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到達最低點前重力勢能始終減小 B.蹦極繩張緊后的下落過程中,彈性力做負功,彈性勢能增加 C.蹦極過程中,運動員、地球和蹦極繩所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D.蹦極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改變與重力勢能零點的選取有關 組卷:2938引用:72難度:0.9 -
2.如圖,一很長的不可伸長的柔軟細繩跨過光滑定滑輪,繩兩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質量為m,靜置于地面,b球質量為3m,用手托住,高度為h,此時輕繩剛好拉緊.從靜止開始釋放b后,a可能到達的最大高度為( )
A.h B.1.5h C.2h D.2.5h 組卷:4367引用:53難度:0.9 -
3.如圖所示,楔形木塊abc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和光滑斜面bc與水平面的夾角相同,頂角b處安裝一定滑輪。質量分別為M、m(M>m)的滑塊,通過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定滑輪連接,輕繩與斜面平行。兩滑塊由靜止釋放后,沿斜面做勻加速運動。若不計滑輪的質量和摩擦,在兩滑塊沿斜面運動的過程中( )
A.兩滑塊組成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 B.重力對M做的功等于M動能的增加 C.輕繩對m做的功等于m機械能的增加 D.兩滑塊組成系統(tǒng)的機械能損失等于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組卷:2729引用:77難度:0.9 -
4.如圖所示,從地面上同一位置拋出兩小球A、B,分別落在地面上的M、N點,兩球運動的最大高度相同.空氣阻力不計,則( )
A.B的加速度比A的大 B.B的飛行時間比A的長 C.B在最高點的速度比A在最高點的大 D.B在落地時的速度比A在落地時的大 組卷:2350引用:76難度:0.7 -
5.如圖,兩根相同的輕質彈簧,沿足夠長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擋板上,斜面固定不動.質量不同、形狀相同的兩物塊分別置于兩彈簧上端.現(xiàn)用外力作用在物體上,使兩彈簧具有相同的壓縮量,若撤去外力后,兩物塊由靜止沿斜面向上彈出并離開彈簧,則從撤去外力到物塊速度第一次減為零的過程,兩物塊( )
A.最大速度相同 B.最大加速度相同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 D.重力勢能的變化量不同 組卷:1732引用:30難度:0.7
三、解答題(共6小題)
-
16.山谷中有三塊大石頭和一根不可伸長的輕質青藤,其示意圖如圖所示。圖中A、B、C、D均為石頭的邊緣點,O為青藤的固定點,h1=1.8m,h2=4.0m,x1=4.8m,x2=8.0m。開始時,質量分別為M=10kg和m=2kg的大、小兩只滇金絲猴分別位于左邊和中間的石頭上,當大猴發(fā)現(xiàn)小猴將受到傷害時,迅速從左邊石頭A點以水平速度跳下,跳到中間石頭,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點,抓住青藤的下端蕩到右邊石頭的D點,此時速度恰好為零。運動過程中猴子均看成質點,空氣阻力不計,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大猴子從A點水平跳離時速度的最小值;
(2)猴子剛抓住青藤蕩起時的速度大小;
(3)猴子剛抓住青藤蕩起時,青藤對猴子的拉力大小。組卷:1509引用:60難度:0.1 -
17.蹦床比賽分成預備運動和比賽動作.最初,運動員靜止站在蹦床上;在預備運動階段,他經(jīng)過若干次蹦跳,逐漸增加上升高度,最終達到完成比賽動作所需的高度;此后,進入比賽動作階段.
把蹦床簡化為一個豎直放置的輕彈簧,彈力大小F=kx(x為床面下沉的距離,k為常量).質量m=50kg的運動員靜止站在蹦床上,床面下沉x0=0.10m;在預備運動中,假定運動員所做的總功W全部用于其機械能;在比賽動作中,把該運動員視作質點,其每次離開床面做豎直上拋運動的騰空時間均為Δt=2.0s,設運動員每次落下使床面壓縮的最大深度均為x1.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
(1)求常量k,并在圖中畫出彈力F隨x變化的示意圖;
(2)求在比賽動作中,運動員離開床面后上升的最大高度hm;
(3)借助F-x圖象可以確定彈性做功的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求x1和W的值.組卷:1214引用:30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