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2分,共30分)

          • 1.下列物態變化實例中,屬于熔化現象的是(  )

            組卷:72引用:1難度:0.7
          • 2.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語(短語)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現象與物理規律。下列成語(短語)所描述的現象,能用光的反射現象來解釋的是(  )

            組卷:153引用:5難度:0.8
          • 3.下列現象中,物體的質量發生了變化的是(  )

            組卷:63引用:1難度:0.7
          • 4.下列例子中,與其它的運動形式不同的是(  )

            組卷:952引用:12難度:0.7
          • 5.物質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種形式,并且各種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三峽水電站發電時,其能量的形式轉化是(  )

            組卷:100引用:2難度:0.7
          • 6.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90引用:1難度:0.9
          • 7.晚上照鏡子時,燈應照射什么位置更容易看清自己的臉呢?小明關閉房間里的燈,用手電筒試了試。“用手電筒試了試”這一環節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  )

            組卷:181引用:8難度:0.8
          • 8.“天宮課堂”第三課在2022年10月12日15時45分開始,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劉洋面向廣大青少年進行了精彩的太空授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5引用:1難度:0.6
          • 9.估測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下列所估測的數據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組卷:48引用:1難度:0.9
          • 10.為響應“綠色出行”的號召,三個好朋友決定選擇不同的低碳環保方式出行。小劉以18km/h的速度前進;小韓以4m/s的速度前進;小王出行時每分鐘通過的路程為270m。三人中速度最大的是(  )

            組卷:498引用:4難度:0.7
          • 11.盛世中華,接您回家!2022年9月16日,大國重器“殲-20”伴飛護航“運-20”接迎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懷抱,如圖所示。若認為“殲-20”中的飛行員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

            組卷:45引用:5難度:0.7
          • 12.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乒乓球,發現乒乓球被多次彈開。
            ①實驗中采用了常見的轉換法
            ②實驗延長了音叉的振動時間
            ③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便于觀察
            ④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82引用:1難度:0.9

          二、綜合題(第6題4分,第7題6分,共10分)

          • 36.同學們學習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后利用如圖裝置進一步來研究凸透鏡成像。

            (1)如圖甲所示,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A處時,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凸透鏡向右移到B處(圖中未標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像的特點是倒立、
            的實像。
            (2)在上述探究活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80cm,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20cm,如圖乙所示,則該透鏡焦距f
            20cm(選填“>”“=”或“<”)。
            (3)在上述探究活動中,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
            cm。
            (4)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不動,移動蠟燭和光屏至如圖丙所示位置時,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后,應將光屏移至
            刻度線范圍內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組卷:213引用:2難度:0.5
          • 37.水箱是生活中常用的供水工具。小明根據水箱的結構自制了圓柱形薄壁水箱模型。如圖甲所示為該模型的示意圖,A為注水口,B為出水口,C為溢水口(當水箱中的水面達到溢水口則水會從溢水口溢出)。小明對該模型進行了探究,他先關閉出水口,從注水口勻速向空模型中注入水,通過停表記錄時間為t,每隔2min暫停注入并用天平測量模型與水的總質量為m。小明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如圖乙所示的m-t圖像。已知溢水口距模型底部的距離為hc=20cm,模型的底面積為S=200cm2,注水速度為v=50mL/min,ρ=1g/cm3。忽略各水口體積等次要因素。

            (1)求模型的質量m0
            (2)當模型中的水面達到溢水口后,停止注水,小明將圖丙所示底面積為SM=100cm2,高為hM的圓柱形金屬塊M放入模型中(金屬塊M沉底),溢出水后,測得總質量為m1=6200g,取出金屬塊M后,再次測得總質量為m2=3500g(不計取出金屬塊M的過程中所粘水的質量)。求金屬塊M的密度ρM
            (3)在(2)題中當金屬M沉底且水面與溢水口齊平時,停止注水,通過放水開關B放出水。求當放出2.4kg水時,模型中剩余水的深度。

            組卷:966引用:2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