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7 15:0: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其中1-12小題,每題2分;13-16小題,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豌豆子葉的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種子的圓粒(R)對皺粒(r)為顯性,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現用純合黃色圓粒豌豆和綠色皺粒豌豆雜交獲得F1,F1自交,F2的性狀分離比為9:3:3:1。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這兩對基因的自由組合發生在雌雄配子的受精過程 B.F1產生配子時,非等位基因隨機結合的方式有16種 C.F1產生的雌、雄配子數目相等是F2出現上述性狀分離比的前提 D.F2黃色皺粒豌豆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 13組卷:2引用:4難度:0.6 -
2.下列有關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1個卵原細胞通過減數分裂形成1個卵細胞 B.受精卵中的DNA一半來自卵細胞,一半來自精子 C.受精作用的實質是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的細胞核融合 D.受精時卵細胞和精子隨機結合使后代呈現多樣性 組卷:3引用:3難度:0.7 -
3.某人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Y,這是由于其親代生殖細胞異常分裂造成的。如圖(圖中僅表示性染色體組成)能正確表示異常配子形成過程的是( )
A. B. C. D. 組卷:7引用:4難度:0.6 -
4.下列關于探索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
A.格里菲思根據實驗結果推測轉化因子是DNA B.艾弗里利用加法原理鑒定出DNA是遺傳物質 C.赫爾希和蔡斯運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研究DNA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 D.上述科學家實驗思路的共同點是設法分別研究DNA和蛋白質各自的效應 組卷:2引用:3難度:0.7 -
5.某同學在學習了DNA雙螺旋結構之后,制作了DNA片段模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體現了兩條單鏈反向平行 B.圖中的“堿基U”應為“堿基T” C.圖中的“核糖”應為“脫氧核糖” D.圖中單鏈的相鄰核苷酸間連接有誤 組卷:0引用:3難度:0.6 -
6.下列關于DNA復制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復制時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B.子鏈的合成方向只能是5′→3′ C.新合成的子鏈中包含部分母鏈片段 D.DNA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 組卷:6引用:2難度:0.8 -
7.一個核DNA全部被32P標記的精原細胞(2n=16),在含31P的培養液中進行減數分裂。下圖中能正確表示減數分裂Ⅱ后期細胞中染色體數、含32P的核DNA分子數的是( )
A. B. C. D. 組卷:31引用:4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
20.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如圖是以二倍體水稻(2N=24)為親本,通過不同育種方法培育新品種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C育種途徑中B表示
(2)A→D育種途徑的原理是
(3)圖中所示育種途徑中,最不易獲得所需品種的是E方法,原因是
(4)F途徑需用組卷:3引用:3難度:0.7 -
21.某地蝽蟓的喙長而鋒利,可刺穿無患子科植物的堅硬厚果皮獲得食物,能幫助該植物傳播種子。1920年當地引入平底金蘇雨樹,該樹種果皮較薄,蝽蟓喜食。調查發現,當地蝽蟓喙的長度變化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蝽蟓的長喙與短喙為一對相對性狀,據圖分析可知:引入平底金蘇雨樹后的60年間,該地區決定蝽蟓
(2)進化過程中,當地無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蘇雨樹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這是物種間
(3)有人認為從1900年到1980年,隨著基因頻率的改變,短喙蝽蟓與長喙蝽蟓進化成了兩個物種。你是否認同這種觀點,并說明理由。組卷:7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