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鞍山市鐵東區華育外國語實驗學校七年級(上)月考生物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7/10 8:0:8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
1.2021年2月10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實施火星捕獲,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環繞火星成功。科學家曾在火星上發現有流動水的痕跡,并推測“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以下概述中可作支持該推測的理論證據的是( )
A.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B.生物能進行運動 C.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生物的生命活動需要水 組卷:75引用:5難度:0.7 -
2.駱駝刺、梭梭等沙漠植物能夠防風固沙保持水土,這說明( )
A.生物能影響環境 B.生物能適應環境 C.環境能影響生物 D.環境能制約生物 組卷:307引用:12難度:0.3 -
3.下列不屬于生物特征的是( )
A.能由小長大 B.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C.能自己制造有機物 D.能生長和繁殖 組卷:126引用:3難度:0.3 -
4.生物和環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下列關于生物與環境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變色龍的體色能夠隨環境的改變而變化是對環境的適應 B.“魚兒離不開水”說明生物生存依賴一定的環境 C.“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明環境影響生物 D.森林能凈化空氣、調節氣候,說明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組卷:110引用:5難度:0.3 -
5.生物與環境關系密切。下列實例中不屬于生物適應環境的是( )
A.瓶子樹雨季貯水使其度過旱季 B.曼徹斯特工業污染區的樺尺蛾黑化 C.駱駝體溫升高到40.7度才出汗 D.蚯蚓疏松土壤 組卷:222引用:5難度:0.3
二、解答題(共2小題)
-
16.合作學習小組同學在學習了“生物與環境關系”知識后,繪制了如圖概念圖。請將概念圖補充完整,再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是指
(2)圖中A指的是“生物體有一定的結構”,對應實例:除
(3)“生活在干旱環境中的仙人掌,葉退化成刺”,這種現象說明生物能組卷:7引用:1難度:0.5 -
17.“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著名詞句,試從生物學角度分析這一現象:
(1)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的季節,這時池塘邊會經常聽到蛙鳴聲,但是寒冷的冬天我們很難聽到。這是由于 這是由于非生物因素中
(2)蛙鳴是一種求偶行為,但當有人走近時,蛙不再鳴叫,這能體現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3)蛙鳴求偶后所產的卵,經過蝌蚪、幼蛙發育為成蛙,這反映了生物能
(4)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蟲,使水稻免受蟲害,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組卷:2引用:2難度:0.5